慈溪县中学堂开办于清光绪廿八年(公元1902年)。以主持人不谙教育,无甚成绩。两年后,陈布雷进慈溪县中时,学校监督为仁和县关来卿先生,稍有革新。主讲中文者为陈岱、蔡芝卿、蔡芳卿及陈季屏四位先生。主讲英文、算学兼教体操者为胡志程先生。全校学生,约30人,分居东、西两斋,每两人占一室,寝室与自修室合一。教师兼任管理,每夜就寝后,巡视各室。陈布雷与其三弟同往入学,同居一室。对门为国文教师蔡芝卿先生,对学生监护周至,即寒暖饮食之微,亦负责指导。陈布雷谓此为后来学校所少见。校内生活简朴,夜点青油灯读书。陈布雷家中老工人每半月入城一次,携菜油一小甏,食物一包,到县中送给陈布雷兄弟;同时,带来六百文铜钱作零用。剃头、洗衣、购果食全在一人半月三百文内支用,缴学费时始见银币。当年浙江乡间学生入城住校生活,大都如此。
慈溪县中规定,每周作文一篇。最优等记功两次,优等记功一次,中等无功过;下等记过一次,最下等记过两次。临时及学期考试,县令亲临主考。凡学业成绩每积一分,奖银币两角。县令亲考时,依课业成绩,奖银币两元至五角。陈布雷兄弟两人,半年内得奖金共积存廿一圆银币。暑假回家,全部奉母。陈布雷说:“母氏大喜,喜余等不妄用。”
慈溪县中功课,上午为修身、经学、史地与国文;下午为英文、算学与体操。陈布雷说:“余是年于历史、地理所得最多,地理习谢洪赍所著《瀛寰全志》一厚册;历史习《通鉴辑览》半部,并习《万国史纲目》完。”翌年,陈布雷仍肄业慈溪县中。由毛价臣先生授国文及经学。蔡芝卿先生任史地。蔡芳卿先生任算学。胡志刚、沈子刚两先生分授英文及体操。不料毛价臣先生讲课深奥,因闹风潮。陈布雷回忆其经过说:“毛先生为鄞县之宿儒,邃于经史,一时称淹雅。顾余等年稚,学问又浅,未能领悟其所教。先生耳重听,性情孤介,态度尤冷漠,而课徒严。某日,授经学,责詈过当,同学咸不平。次日,复上经学课,相率迟迟不赴讲堂。关先生来督责,始挟书入堂,则毛先生拂袖归室,不复出矣。关先生大怒,欲革斥诸生,而同学九人竟上书请去毛先生,且出校以示决绝。既出,无所归,结队寄宿于城中冯登青同学之家,相持凡三日。各生家长咸闻讯来校。慈湖旧同学数人,出面调停,乃各具悔过书仍返校肄业。校中悬牌,各记大过一次,风潮始平。然毛先生竟因此辞职。事后同学窃闻蔡芝卿先生昆季相语,谓:‘以毛先生之学问而诸生竟哄逐以辱之,我辈不复有教人之资格矣’。同学闻之,咸大悔戚,其幼稚如此。”暑假期中,陈布雷未回家,寓城内正始小学,从冯敦善先生学英文,以《理化初步》作教本。秋季始业,慈溪县中,大大刷新。聘钱吟苇先生任学监,冯汲豪先生授经学,冯君木先生开授国文,钱君勰先生授博物、理化及音乐。学生上学期闹风潮,懊悔之后,蹈厉向学,校誉大噪,与奉化龙津中学齐名。陈布雷说:“余自本年上学期即以课余问业于(冯)君木先生之门,至是正式从学。先生评余文条畅有余,而凝谧不足。教以修辞练句之要,谓‘文从字顺各率职’,知此七字,乃始可以学文。每周于校课外,选古人文字四五首,令余等讽诵之。且令课毕往其家讲论。冯先生热情恳挚,同学有尺寸之长,则誉不去口,善诱曲譬,务令获益而后已。”冯宅“回风堂”槐花树下,弟子常满座。民国元年4月(1912年),陈布雷四姊归冯君木先生为继室,师兼姊丈。冯君木先生七秩寿辰,陈布雷作“荆紫园序”以祝。荆紫园即师徒在冯宅槐花树下讲读的冯宅庭园。民国元年壬子,冯君木先生以诗“赠陈彦及”:“佳人陈彦及,弟畜亦多年。意量包身阔,声香出骨妍。冥心通世变,白眼薄时贤。肯掬无穷泪,哀歌和独弦。”“郁郁埃尘底,呻吟绝可怜。委心支骨肉,刳腹出缠绵。此意向谁说,相看都惘然,艰难吾与汝,结舌对苍天。”时陈布雷年方23。上书冯君木先生,上款皆书“阶师函丈”。“阶青”为冯氏旧字。“回风堂”及门弟子,多作是称。
陈布雷在14岁时和同学董贞柯、董君夷组织了一个“覆满同志社”,还在自己家里辟了一间密室,画了一幅黄帝像悬室中,大家向皇帝行礼,还练习革命演说。还鼓动董椿仙表妹,要做俄国的苏菲亚,怂恿姑丈让表妹到上海爱国女校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