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严家淦的“总统”任期届满,坚决要让蒋经国接任。
此时此刻,蒋经国却有些犹豫,因为这个“总统”的名义,他要不要都无损于“最高领袖”的地位,而何应铁、张群等父执辈的元老都在,让他们其中的一位来当这个“虚位元首”,更能显出蒋经国的“敬老尊贤”。
想到这里,蒋经国打算把“总统”的位置先让给元老们干。
这时,谷正纲、张宝树等人都来劝蒋经国继任“总统”。
这些元老们一劝,蒋经国又拿不定主意了,犹豫之中,他想起了陈立夫,他想征求一下陈立夫的意见,在国民党元老中,只有陈立夫没来相劝。
蒋经国是个聪明人,在众多的国民党元老中,他却执意征求陈立夫的意见,是有原因的。他认为,陈立夫在国民党元老中威信最高,这是其一,陈立夫追随蒋介石几十载,虽也有恩恩怨怨,磕磕碰碰,但对蒋家始终忠贞不二,在此时此刻,能够说真话,这是其二;陈立夫在美国隐居多年,虽远离政治,却发愤读书,研究学问,凡事颇有见地。俗话说,旁观者清,关于自己继任不继任“总统”的事,陈立夫必有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是其三。
除此之外,蒋经国与陈立夫之见陈果夫还有一段手足之情,他少年读书时,从衣食住行上都得到过陈果夫的照顾,彼此感情笃深。这一点,蒋经国常当着陈立夫的面提起,并流露出感恩不尽之情。
陈果夫病逝前,蒋经国几次探望;病逝后,他亲自为陈果夫选择墓地,悉心做好家属子女的安抚工作,以表对兄长之情的报答。
陈立夫由美返台,蒋经国亲自到机场迎接,陈国台定居后,又亲自为陈选择住宅,使陈立夫能够安度晚年。
这一切,蒋经国竭尽全力高度负责,然也是实现父亲的旨意。这一切,陈立夫也自然铭记在心。
蒋经国亲自到陈立夫府邱探望。
陈立夫出门远迎,并吩咐家人烟茶侍候,格外热情、亲切,而又自然。
蒋经国落座以后,先问陈立夫身体如何,生活中有没有实际困难,个人有什么要求等等,简直是关怀备至,体贴人微。
陈立夫感谢蒋经国的关心和慰问,同时也觉得蒋经国此时登门,必有要事,正是“总统”竞选期间,蒋经国日理万机,怎么能有闲心专门来看望自己呢。
果然,蒋经国纳人正题了:“我这次来,是专门向您请教的。严家淦的总统已任期满,他极力推荐我继任。连日来,我一直为此事食寝不安。”
陈立夫接过来说:“自回台定居以后,我就说过不问政治了,而实际上却根本做不到。不过,我倒想知道,既然严家涂任职期满,你由副总统接任总统,既合乎宪法,又合乎民意,这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为什么还要犹豫不决呢?”
蒋经国:“陈兄,这就是小弟要向您请教的。虽然我接任总统合乎宪法也合乎民意,但我在党内毕竟算不上元老,像您、谷正纲、何应钦、张群等元老,出来一位担任总统要职,给我们掌掌舵,经国会觉得心里踏实,同时,也免得党政军权过于集中而引起别人心里不快,你说是不是啊,陈兄?”
陈立夫呷了一口茶,说:“总裁在世的时候,一直是党政军权集一身,何况,你现在正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以党魁任总统,方能体现党政合一的领导原则,再说,你献身党国数年,于整军经武,加强战备、领导青年、延揽人才、充裕财政、发展经济、推进建设,均有卓越之成就。你继任总统乃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蒋经国听陈立夫这么一说,心里暗暗高兴,作为一位国民党元老、党务专家,能够这样赏识自己,真有些受宠若惊。这样一来,他心里也就有底了,自己心中的顾虑也自然应该打消。
蒋经国嘴上仍谦虚地说:“陈兄过奖了,在您面前,经国算得了什么。我不愿意出任总统,就是想在元老们中间产生
陈立夫打断蒋经国的话说:“目前,就局势和现状来看,应该是你出任总统的好时机。如果你不当总统,自然也就不便当副总统,如此则总统和副总统都只能在元老们中间产生,这样,却不利于开拓新局和培养下一代。再说,按照宪政体制,总统地位毕竟高于行政院长,以总统身份发号施令毕竟比以行政院长的身份掌权更名正言顺,还可以省去很多繁文。”
蒋经国点点头,十分钦佩地说:“陈兄的肺腑之言高明之见,使经国茅塞顿开,既然于党于国于民有利,经国也就担起总统之责。”
陈立夫高兴地把手一挥:“这也是众望所归嘛!”
蒋经国说:“陈兄,在我们党内,我最敬佩的就是您,经国还希望你今后的扶持与栽培。”
陈立夫笑笑说:“立夫年事已高,朽木不可雕也,你们年轻人就放开手脚大胆干吧,我党还是大有希望的。”
蒋经国又客套了几句,然后起身告辞。陈立夫一直把他送到门外。
蒋经国这次拜访陈立夫感到很满意,作为未来的“总统”,他深知“元老派”们的位置和分量。
在台湾,元老派不单是指年龄超过75岁以上的权力派,而且主要是指当年随侍蒋介石的党政军高层人物。
蒋经国时代的“元老派”,并无严格界线,习惯上,可指严家淦黄少谷、谷正纲、张群、何应钦、顾祝同、倪文亚。陈立夫、沈昌焕、汪道渊、袁守谦、黄杰、李国鼎等人。
元老派与蒋经国的关系,可以说是有恩有怨,有亲有疏,有分有离。
蒋介石在世的时候,他提携儿子,排斥老臣,老臣们敢怒不敢言。当老臣与蒋经国发生矛盾时,老蒋总是偏向自己的儿子,顺蒋者昌,逆蒋者亡,老臣们谁也不敢越雷池一步,自然也对蒋经国敬畏三分,更何况有了吴国桢、孙立人等人的前车之鉴,老臣们也就更有了自知之明。
严家淦是个极端聪明的人,蒋介石去世以后,他继任“总统”,等届满以后他死活不连任,并极力推举蒋经国继任,这样,既体现了自己的姿态,也说明自己识时务。他心里明白,蒋经国统揽国民党党政军大权,是蒋介石的安排,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蒋经国当“总统”,只是时间的问题,何必不早日让出去呢?
按道理说,少主对“老臣”必须敬重三分,这一点,蒋经国在上任“总统”之前是十分注意的,更何况他在台湾漫长的政治岁月中,早已与这些“元老”建立了千丝万缕的私人关系,所以,元老派的实力和影响还相当大。
有些元老是政治上的常青树,官场上的不倒翁,仍继续留在权力核心;有些元老退而复出,东山再起,重掌大权;有些元老退居幕后,但影响力还在。
正因为这些原因,蒋经国对这些元老们不敢等闲视之,包括对陈立夫这种有职无权的人。
可在1977年底,台湾下任“总统”人选就成了讨论的焦点。
按惯例,“总统”由“副总统”转正,蒋经国在先任6年“副总统”之后,升任“总统”名正言顺。但更多人认为,蒋经国已69岁,再当一任“副总统”。就75岁了,他显然等不得。
果不出人们所料,1977年12月20日,“行政院”通过“卸任总统待遇条例”,到“立法院”为严家淦退休和蒋经国出任“总统”作了最后的准备。
在“总统”选举前的微妙时刻,蒋经国还是请国民党高级人士劝请严氏连任,被严家淦婉拒。
1978年元月初,严家淦以国民党中常委的身份,致“中央委员会”秘书长张宝树并转致“中央常委”的一封信,大意是:
“蒋经国追随蒋公力行国父遗教40年,志节坚贞,勋绩昭著。
“蒋经国无论主持国家大计,实践国民党政策,推行重大建设,肆应国际变局,莫不操虑忠诚,群情悦服,其朴实平易,勤政亲民,更为国内外一致推崇。
“蒋经国为国民党提名第六任总统候选人之最适当人选。”
有了严家淦的积极卸任和极力推举,又有陈立夫等元老的支持,蒋经国就没什么不好意思了,他的犹豫不决很快变成了坚定不移。
1978年1月7日,国民党召开“中常会”,何应钦在会上发言说:“蒋主席实为本党和国家最有魂力,最有经验,最有创意的领导人。”其他人连声附和。
2月19日,台湾召开“国大一届六次会议”,3月21日,蒋经国以1184票当选“总统”,谢东闽为“副总统”。
5月20日,蒋经国正式就任“总统”,一直到1988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