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孙中山的理论博大、深邃,其中最辉煌最精华的理论是三民主义,它是核心、灵魂。
理论的阐释难免枯燥乏味,若没有深入研究也难以解释清楚。本文特选孙中山的孙女对三民主义的阐释,读者或许从中可以得到真谛。
祖父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他的思想博大精深,但表达给人民则通俗易懂。祖父酷爱读书,古今中西、天文地理,历史、哲学、经济等,他都孜孜不倦地涉猎,祖父融会贯通,游刃有余地运用这些知识于中国的革命理论和实践中,因此,他的视野高远辽阔,他的思想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而他同时代的人则所思不及。祖父一生在革命实践的同时,不懈地著书立说,阐发他的见解。从1917年到1919年的两年间在上海潜心著述,创立了他的“知难行易”学说,完成了《实业计划》,在这之前有《民权初步》,在这之后有《军人精神教育》等,都是祖父的哲学思想、革命学说的反映,祖父的学说已成为当今世界研究中国的一门重要学科。
不容怀疑,三民主义是祖父学说的最辉煌、最精华的部分。1905年在同盟会宣言中,提出了“驱除鞋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其中已包含了三民主义的内容。同年的发刊辞,更是明确表示了三民主义的内涵;1906年12月2日,祖父在东京演讲《三民主义与中国民族之前途》,正式提出了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的主张。此后,祖父的一切演讲,都以三民主义为中心思想。
祖父在上海的这两年中,撰写了系统介绍三民主义的小册子,全文约七万字。祖父在解释三民主义时说:“用最简单的定义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什么是主义呢?主义就是一种思想、一种信仰和一种力量。大凡人类对于一件事,研究当中的道理,最先发生思想;思想贯通以后,便起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何以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呢?因三民主义系促进中国之国际地位平等、政治地位平等、经济地位平等,使中国永久适存于世界,所以说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信仰三民主义,便能发生出极大势力,这种极大势力,便可以救中国。”
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祖父说:“人民所做不到的,我们要替他们去做,人民没有权利的,我们要替他们去争。所以,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祖父指出,实行三民主义是当时时代的潮流,是世界形势致使中国面临的迫切需要。“革命方略之所以不能行者,以当时革命党人不能真正了解于革命之目的也。革命之目的,即欲实行三民主义也。何谓三民主义?回民族主义,曰民权主义,曰民生主义是也。中国革命何以必须行此三民主义?以此二十世纪之时代,世界文明进化之潮流。已达于民生主义也。而中国则尚在异族专政之下,则民族之革命以驱除异族,与民权之革命,以推覆专制,已为势所不能免者也。然我民族民权之革命时机,适逢此世界民生革命之潮流摧迫而至。我不革命而甘于沦亡,为天然之淘汰则已。”“三民主义之革命,为中国革命运动中惟一之途径,而最适合于中国之国情及环境。”祖父热忱地希望:“如果能把三民主义详细来读过,详细来了解,那末,诸君就懂得怎么样来立志救中国,那么中国很快就可以变成一个富强的国家,与列强并驾齐驱。这就是我所望于诸君的。”
祖父说:三民主义“实在是集合古今中外的学说,顺应世界的潮流,在政治上所得的一个结晶品,这个结晶品的意思,和美国大总统林肯所说的:‘of the ple,bythe pPfe,for the paple’的话是相通的。这句话的中文意思,没有适当的译文,兄弟把他译作:民有,民治,民享。……林肯所主张的这民有、民治和民享主义,就是兄弟所主张的民族、民权和民生主义”。
祖父的民族主义有两层基本而核心的意义,一是对外民族自求解放,摆脱列强的瓜分和统治,自由地独立于世界之林;一是对中国境内之各民族则一律平等。
祖父说:“现中国历史之所示,则知中国之民族,有独立之性与能力,其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或抑习而与之同代。其在政治不修及军事废弛之时,虽不免暂受他民族之蹂躏与宰制,然卒能以力胜之。现于蒙古宰制中国垂一百年,明太祖终能率天下豪杰,以光复宗国,则知满洲宰制中国,则中国人必终能驱除之。盖民族思想实吾先民所遗留,初无待于外者也。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挥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请民族也。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祖父深深地热爱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热爱祖国的文化,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的修养。祖父说:“中国有一个正统的道德思想,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至孔子而绝,我的思想,就是继承这一正统的道德思想来发扬光大的。”这也是祖父思想的重要的哲学基础。
祖父思想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吸收转化西方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思想为我中华民族所用。祖父从少年赴檀香山起就已开始从西方寻找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思想武器,所以,祖父的思想学说是集中西文化的大成,为中国的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祖父自己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之主义,有因袭中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对于自己的民族,祖父有着强烈的自豪感,他说:“中华民国,世界之至大者也,亦世界之至优者也。中华土地,世界之至广者也,亦世界之至富者也。祖父多年在国外奔波,看到一些西方国家政治上的开明,经济上的强盛,科学上的先进,便主张中国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强盛起来。
祖父反对盲目地崇信外国人的东西,拿来外国的东西时,一定要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祖父说:“中国从前是守旧,在守旧的时候,总是反对外国,极端信仰中国要比外国好。后来失败,便不守旧,要去维新,反过来极端地崇拜外国,信仰外国是比中国好,因为信仰外国,所以把中国的旧东西都不要,事事都要仿效外国,只要听说外国有的东西,我们便要去学,便要拿来实行。”祖父说:“我们要学外国,是要迎头赶上去,不要向后跟着他。譬如学科学,迎头赶上去,便可以减少两百多年的光阴。我们到了今日的地位,如果还是睡觉,不去奋斗,不知恢复国家的地位,从此以后,便要亡国灭种。现在我们知道了跟上世界的潮流,去学外国之所长,必可以学得比外国还要好,所谓后来者居上。”
如果中国强盛起来,祖父为中华民族制定的民族主义政策依然是:“济弱扶倾,才是尽我们民族的天职。我们对于弱小民族要扶持他,对于世界的列强要抵抗他”。
民权主义的定义
祖父给民权下的定义是:“大凡有团体有组织的众人,就叫做民。什么是权呢?权就是力量,就是威势;有行使命令的力量,有制服群伦的力量,就叫做权。把民同权合拢起来说,民权就是人民的政治力量。什么叫做政治的力量呢?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便先要明白什么是政治?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今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做民权。”
祖父认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已具有了民权的思想,他说:“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又‘言必称尧舜’,就是因为尧舜不是家天下。尧舜的政治,名义上虽然是用君权,实际上是行民权,所以孔子总是宗仰他们。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又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民权的见解,二千多年以前已经早想到了。”
祖父认为:“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二人所可独占,民权即民治也,从前之天下,在专制时代坝u以官僚武人治之,本总理则谓人人皆应有治之之责,而负治之之责,故余极主张以民治天下。”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也说明了民权的具体内容:“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民权运动之方式,规定于宪法,以孙先生所创之五权分立为之原则,即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分立是也。”
祖父通过分析政府职能,提出了在中国实行五权宪法的必要。他说:“中国历史上之革命,其混乱时间所以延长者,皆由人各欲帝制自为,遂相争相夺而不已,行民主之制,则争自绝,此自将来建设而言之者也。有此三者,故余之民权主义,第一决定者为民主,而第二之决定,则以为民主专制必不可行,必立宪而后可以图治。欧洲立宪之精义,发于孟德斯鸠,所谓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是也。欧洲立宪之国,莫不行之,然余游欧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如选举之弊,绝不可无以救之。而中国相传考试之制、监察之制,实有其精义,足以济欧美政治法律之穷。故主张以考试、监察二权,与立法、司法。行政之权并立,合为五权宪法。更采直接民权之制,以现主权在民之实,如是余之民权主义遂圆满而无憾。”
祖父提出了权与能分立的理论:“政治之中包含有两个力量,一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这两个力量,一个是管理政府的力量,一个是政府自身的力量。”“因为在我们的计划之中,想造成的新国家,是要把国家的政治大权分开成两个:一个是政权,要把这个大权,完全交到人民的手中,要人民有充分的政权,可以直接去管理国家,这个政权,便是民权。一个是治权,要把这个大权,完全交到政府的机关之内,要政府有很大的力量,治理全国事务,这个治权便是政府权。人民有了很充分的政权,管理政府的方法很完全,便不怕政府的力量太大不能够管理。”
祖父认为政权就是民权,就是管理政府的力量。政府则管理众人的事务,掌握有治权。人民有选举权,有罢免权,用来管理政府中的官吏,人民有创制、复决法律的权力,“能够实行这四个权,才算是彻底的直接民权”。这才是“全民政治”。即“政府的动作,随时受人民的指挥”。而用“五权宪法”(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组织而成的政府,才是“完全的机关,才会去替人民很好地做事”。“用人民的四个政权,来管理政府的五个治权,那才算是一个完全的民权政治机关,有了这样的民治机关,人民和政府的力量,才可以彼此平衡。”“有了这九个权,彼此保持平衡,民权问题才算是真正解决,政治才算是有轨道。”
祖父说:“有了这种政权和治权,才可以达到美国学者的目的,造成万能的政府,为人民谋幸福,中国能够实行这种政权和治权,便可以破天荒在地球上造成一个新世界。”祖父在讲到民权和自由平等的关系时说:“三民主义是为国家争自由,为社会争平等的主义。”“民权发达了,平等自由才可以长存,如果没有民权,什么平等自由都保守不住。”“因为争得了民权,人民方有平等自由的事实,便可以享受平等自由的幸福,所以平等自由,实在是包括于民权之内。”
祖父的三民主义是以民生主义为最后目的,实行民生主义的手段,则是和平的。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因此祖父说民生的问题“是社会问题,故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社会主义的范围是研究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问题,就是研究人民生计的问题。所以我们用民生主义代替社会主义,始意就是在正本清源。”“民生就是社会一切活动中的原动力,因为民生不遂。所以社会的文明不能发达,经济组织不能改良,道德退步,以及发生种种不平的事情……”
为实施民生主义,祖父定了两个办法,一个是平均地权,一个是节制资本。祖父认为,造成经济组织不平等、不平均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权被少数人占有,所以国家应当规定土地法,土地使用法。土地征收法、地价税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在必要时按照报价将土地收买回来,这就是平均地权的主要意思。企业中,一部分归私人所有,但规模过大会产生弊病,如对国计民生有重大意义的铁路、航路、银行等,应由国家经营管理。这样,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民的生计,这就是节制资本的主要意思。有了这两方面,实行民生主义就有了良好的基础。
祖父认为: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振兴实业的方法很多,第一是交通事业,像铁路、运河,都要大规模地建筑;第二是矿产,中国矿产极其丰富,货藏于地实在可惜,一定是要开辟的。第三是工业,中国的工业非要赶快振兴不可。”“我们要拿外国已成的资本来造成中国将来的共产世界,能够这样去做才是事半功倍。如果要等待我们自己有了资本之后,才去发展实业,那便是很迂缓了。中国现在没有机器,交通上不过是六七千英里的铁路,要能够敷用,应该要10倍现在的长度,至少要有六七万英里,才能敷用。所以不能不借助外资,来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又不能不借用外国有学问经验的人材,来经营这些实业。至于说到矿产,我们尚未开辟。中国的人民比美国多,土地比美国大,美国每年产煤有六万万吨,钢铁有九千万吨,中国每年所产的铁和煤不及美国千分之一,所以要赶快开采矿产,也应该借用外资。其他建造轮船,发展航业和建设种种工业的大规模工厂,都是非借助外国资本不可。”
祖父在讲解民生主义时,从食穿住行等方面来说明民生问题是社会历史的重心。由民生主义的第一个问题吃饭问题引出农业生产问题,由穿衣引出材料生产问题。讲得具体而详尽。民生主义是社会的原动力,是一切历史活动的重心,民生主义能够实行,社会问题才可以解决。建设一个强盛的发达的中国,人人都有生活保障,没有贫富悬殊,人人安居乐业,成为一个大同社会,这是祖父的主义和理想。
祖父说民族、民权、民生三个主义可以一贯起来,“一贯的道理,都是打不平的”,民族主义是求国际地位的平等,民权主义是求政治地位的平等,民生主义是求经济地位的平等,因此,三民主义是求中国平等的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
在前面讲到民权主义时,我们提过五权宪法,这个主张是祖父对世界作出的重大贡献。祖父在流亡各国的时候,很注意研究各国的宪法,探究的结果是,祖父认为只有三权的宪法是不完备的,从三权之中分立出行使弹劾官吏的监察权,再加上中国早已有之的选用官吏的考试权,这样,“立法人员就是国会议员。行政首领就是大总统。司法人员就是裁判官。其实行弹劾权的,有监察官。行使考试权的,有考试官”。由此,才构成一部治理国家的完善的机器。五权宪法是祖父在政治学领域,通过对东西方从古至今的政体经验的研究总结,所得出的一个重要成果。
祖父的思想的发展、完善,离不开刻苦的理论钻研和勇往直前、不惧困难的革命实践。而且不仅有赖于祖父的天才雄略,也离不开人民的觉醒和实践。祖父辞去了大元帅的职务,回到上海,集中时间,潜心著书立说,这期间除了写成了三民主义的小册子,还有非常重要的著作之一,便是《孙文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