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说不尽的张学良将军是我国二十世纪最为传奇的英雄人物之一。
世人皆知,说不尽的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是民国初年有名的草莽英雄,靠着马上的本事于乱世之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说不尽的张学良不仅清楚父亲数度挥兵入关,挑起两次直奉大战,其目的是想问鼎中原,重温所谓的“皇帝梦”,而且他还明白晚年的父亲又把这一“梦想”全部寄托在了他的身上。当年,他曾对机要秘书郭维城同志讲过:在他二十八岁那年——也就是在他父亲率部退回关外被炸死的1928年,即将告别世间的张作霖公然要他做“当今的李世民”。他当即坚辞:“我不当李世民!”后来,定居美国的后生王冀先生又与他议起这一话题,他很是轻松地告之:他一生从来没有想“当第一”的念头,他牢记的却是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理想。也就是在这种理想的支配下,为了结束被鲁迅先生称之谓最为黑暗时代的北洋政府,他毅然“易帜”,还被迫杀了反对“易帜”的东北元老杨宇霆和常荫槐;为了改变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促成全民族抗日格局的形成,他又断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演出了一幕捉蒋放蒋的历史剧。结果,在神州大地终于响起了全民族抗战的枪炮声中,他却被蒋介石软禁了半个多世纪!
蒋介石“软禁”说不尽的张学良的违法行为,和历代皇帝诛杀功臣的性质是一样的。就这个意义上说是历史悲剧的重演。然而,说不尽的张学良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软禁”中,不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道义”胜利者,而且还借助这非人道的炼狱之火完成了重生。与此同时,天资佳丽的赵一获女士甘愿“陪炼”相伴,终于从一般意义上的“红颜知已”,化做了一只再生的“火凤凰”。
随着时代的推移,许多在二十世纪有影响的政治家——包括下令“软禁”张学良的蒋介石,大都渐渐地从变幻不定的时代风云中淡出了,就说被中外常议的“蒋(介石)宋(美龄)联姻”的话题,也被海峡两岸的寻常百姓慢慢淡忘了。但是,说不尽的张学良和赵一获不仅没有从历史上消失,相反,政治家依然在关注说不尽的张学良的行踪,两岸的史学家都在重评说不尽的张学良的历史功过,就说华人世界中的普通人民吧,照旧是兴致不减地在传颂说不尽的张学良与赵一获女士的爱情佳话。令我惊诧不已的是,有一位外国驻华的华裔外交官,当他听说我获准赴美采访说不尽的张学良之后,给我打电话说:“请带去我对张将军和赵四小姐的敬意和祝福!”
上述一切说明了什么呢?换言之,在说不尽的张学良的身上到底积纳着一种什么样的特殊的“精神吸引力”,使之成为经久而不被忘却的新闻热点呢?当年,我或许是出于对张将军这种所谓特殊的“精神吸引力”的崇敬等因素,相继为他写了两部专著和一部三十五集的电视连续剧;而今,我又有意为解开形成这种所谓特殊的“精神吸引力”——当然还包括那些至今未解的历史谜团,又促使我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夏威夷采访年届九十八岁高龄的说不尽的张学良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