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 日,衡阳五桂岭,四野前指。
在云遮雾罩的五桂岭上,人们难得看见前线最高司令员林彪那白皙清瘦的面庞。他足不出户,日夜隐居在四壁挂满了作战地图的斗室里,在躺椅上目不转睛地审视那无言的地图,一坐就是一天。军事家运筹帷幄的方式是极不雷同的。
今天,林彪显得有些兴奋,在接到毛泽东批准广西战役部署的电报后,林彪下令发起广西战役。
西路军第13兵团在代司令员黄永胜、政治委员莫文骅指挥下,第38、39军由武冈、洞口出发,奔袭通道、靖县之敌刘嘉树第17兵团。
此时,刘伯承、邓小平正率二野主力向黔东疾进,连下天柱、玉屏、锦屏。白崇禧预感大事不妙,遂于9 日命令其第门、1 兵团分别向独山、都匀地区和宜山、南丹地区前进,名为驰援黔中,实则从黔桂边境西逃。
西路军遂乘胜追击,于10日占领通道、靖县,接着向黔东南前进。
黔东南苗岭山区,山岭绵亘,谷深坡陡,人烟稀少,粮食奇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西路军模范地执行民族政策,冒着连绵阴雨,夜以继日地猛进。
至14日,西路军先后进占黎平、从江、榕江,切断了刘嘉树兵团的后方联络。15日,西路军进入广西境内。
随着白部刘嘉树兵团西进和黄杰兵团南撤,徐启明兵团第46军也于10日撤出全县。四野北路军第12兵团第41军侦察队于10日进入全县,主力于14日进至东安、新宁、全县一线;第45军同时移驻东安以东地区;第40军则于6 日移驻零陵、道县地区。
南路军第4 兵团先头第13军于10日由罗定地区向廉江以北攻击前进,主力由阳江向信宜以北地区前进。战役开始后,陈赓即决定离开广州,经开平到茂名一带指挥作战。
“反正有线电话架不通,用无线电指挥在哪里都一样,不一定要转移指挥所。”有人建议。
陈赓坚决说:“那不行。叶参座可以在广州坐镇指挥,我不能,我身份不够,必须靠近部队。”
四野西、南两路大军的迂回行动,引起了白崇禧的警觉。他判断,林彪西路大军的目标是阻止其向贵州撤退,一加之二野第5 兵团已逼近贵阳,他自觉向云、贵撤退是不可能了。同时他也注意到四野北路军几天来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便猜出林彪是要对他实施大迂回大包围。最后,他把目光死死地盯在像尖刀一样插过来的南路陈赓兵团第13军身上。思索良久,他的眼前似乎又浮现出青树坪一战的情景,他要乘林彪西、南部队相距尚远之机,集中主力,发动所谓“南路攻势”。他当即口授作战命令,以黄杰第1 、刘嘉村第17兵团兼程向独山、都匀方向西进,以牵制林彪的西路军;以张淦第3 兵团、鲁道源第11兵团向梧州西南之岑溪、容县一带秘密集中,目标是吃掉陈赓的第13军,并控制广东西南滨海地区,打开通向海南岛的通道。
11月13日,衡阳五桂岭,四野前指。
当林彪获悉白崇禧部的兵力调动情况后,即判断白崇禧集团企图阻击、打击我南路陈赓兵团,准备由平南、桂平之线向雷州半岛及海南岛撤退。遂即调整部署,布置聚歼白崇禧主力于粤桂边地区及占领全广西的作战计划。
20时,林彪、谭政、肖克致电中央军委及陈赓、郭天民、邓华、赖传珠、洪学智并叶剑英、方方:“我4 兵团主力为防敌退雷州,应速向信宜、茂名集中,在廉江的部队(第13军一个师)须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
21时,林彪等致电第15兵团及第43军首长:“如敌向雷州半岛突破,则我北线部队被江河阻隔皆来不及配合,为协助4 兵团对付敌之向南突进,我43军三个师全部应速向罗定一带前进。”
21时,林彪等致电北路军第40军并各师首长:“为加强梧州西南我之作战兵力,我40军应于15日出发,经道州、江华向钟山、梧州前进。”并令第15兵团派出一个营进至封川、德庆之线筹集船只,接应北路军渡江。随后又令北路军第41、45军于18日先后出动奔袭桂林,将停滞于湘桂线之敌徐启明第10兵团及黄杰第1 兵团截歼于柳州、桂林地区。
同时,令西路军以第38军继续向桂酉金城江、百色方向前进,追歼敌第17兵团,切断其退往云、贵的道路;以第39军改道向桂中之柳州、宜山前进,准备参加郁林、合浦之线的作战与截击由桂林南撤之桂军。
各部队按照四野前指的指示,立即行动。
15日,第43军从广州乘船到达肇庆,尔后急行军向罗定、信宜开进。
第4 兵团第14、15军向茂名开进。
北路第40军由零陵、道县分两路出发,南下梧州。第41军于20日占领兴安县城。
第13兵团第38军继续向金城江、百色疾进,追歼西逃的第17兵团。18日进至光冲,20日解放宜北。第39军向柳州。宾阳疾进,插入广西心脏地区,在白崇禧集团南撤的道路上层层拦截。18日攻占古宜。
白崇禧集团西进援黔部队,至11月中旬,第17兵团仅一个师抵达独山以南,第1 兵团仅车运一个团到达南丹。11月15日,进军西南的二野第5 兵团解放贵阳。白崇禧援黔计划落空,加之湘桂方面又受到解放军北路军的攻击,即决定放弃援黔计划,同时放弃桂北地区,退守西江上游之线,以掩护其“南路攻势”。
白崇禧为贯彻其南路攻势的作战构想,于21日再次调整作战部署:北线徐启明第10兵团向西南转移,在转移之前先与黄杰兵团协力击灭向三江方向前进之解放军第39军,尔后转向柳州以南地区,最后于苍梧以西蒙江、平南地区占领阵地,掩护“南路军”左侧安全;黄杰第1 兵团先与徐启明兵团于柳城。罗城地区协力作战,掩护桂林、柳州物资向南宁转运,尔后以主力位于来宾至黔江间地区,沿红水河阻止解放军南进,以掩护“南路军”之北侧安全;刘嘉树第17兵团即逐次向东兰。万冈地区转移,,沿红水河西岸占领阵地,拒止解放军南进,以策应“南路军”作战。
同日,白崇禧正式下达“南路攻势”命令:第11兵团以第125 军一部据守岑溪东北高地,以第125 军主力及第58军攻击信宜;第3 兵团以第126 军进攻太平圩,以第48军向茂名攻击,以第7 军向化县攻击。暂归白崇禧指挥之余汉谋部第4 兵团同时发动攻势,“由博白南下,经凤山、塘蓬,击破石岭圩(廉江以西十五公里)之匪军后,续向廉江攻击前进”。其第63军向东支援廉江方面之作战;第62军即以有力之一部,进占遂溪,策应廉江方面之作战。
白崇禧在命令中强调:“此次南路攻击,乃我生死存亡的关键,胜则大量美援立即可获,败则涂地。”为确保“南路攻势”的顺利实施,白崇禧坐镇南宁指挥。
22日,白崇禧部第3 、11兵团在岑溪、容县、北流、郁林(今玉林)地区展开。其第3 兵团第7 军主力向信宜西北地区开进,集结于北流、新圩地区;第48军向信宜西北地区开进,集结于北流与容县之间的十字铺地区;第126 军集结于郁林地区。第11兵团向信宜以北地区开进,其第125 军主力集结于岑溪西南南渡地区;第58军集结于容县地区。逃至合浦。北海、灵山地区之余汉谋集团残部第4 兵团2 万余人也回头东进,配合白崇禧主力作战。
11月22日,衡阳五桂岭,四野前指。
此时的作战室内一片忙碌。在接到敌情报告后,冷静而沉默似乎每分钟都在思考问题的肖克参谋长走到地图前,仔细地察看了敌我态势后,差不多已看出了白崇禧的作战意图。
连日来,肖克是作战室里最忙碌的人。他经常向参谋们突然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某某师现在到了什么位置?”
被询问的参谋立即打开自己的阵中日记,用手在地图上比量一下,看看表,立刻作了清楚而准确的回答:“某某师今早7 时从某某地出发,现在已进入某某地,今晚预定在某某地宿营。”
“从某某地到某某地的道路怎么样?可以通车吗?”
“据前卫部队报告,中间有三座小桥被敌人破坏,不很严重。如果工兵很快地抢修起来,能通行一般的卡车。”
每当这些突然的询问提出后,参谋们简直就是一个个聪明的数学家和熟练的工程师——在战争的特殊训练下,参谋们不是一架死机器,而是一部活字典。
每天,肖克还要向前线发出一封又一封电报,紧张的时候,每隔几分钟就要发出一封电报。他在屋子里不停地来回踱着步子,日里吐着最简洁而妥当的句子。参谋们的笔尖则飞快而准确地记录下每个字,简直称得上是最好的打字机。
每天都是这样,通过无数电报,把五桂岭和前线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肖克来到林彪的斗室里,报告了白崇禧调整部署的情况。听说有情况,谭政也过来了。
林彪起身走到地图前,用手轻轻指了指濒临北部湾的廉江。化县以南地区,对肖克说:“白崇禧想占雷州半岛,以确保撤往海南岛的通路,必然要从这一带经过。他以为陈赓的第13军孤军突出,于是想重温青树坪的旧梦,我们何不给他来个将计就计。根据白崇禧的进攻态势,应先求歼灭战斗力较弱的鲁道源第11兵团,然后再集中兵力歼灭战斗力较强的张淦第3 兵团。”肖克赞同地点了点头。
“立即给陈赓发报。”林彪随即口述如下作战部署:陈庸、郭天民并各军、师首长:(一)我军决以13军牵制张淦及余汉谋,以三个军首先围歼鲁道源兵团,尔后再歼灭张淦兵团与余汉谋部。
(二)13军除暂留一个师在廉江抗击余汉谋部外,其余两个师必须遵令进玉壶洞圩、那雾圩。合江圩抗击白匪主力,迟滞敌向高州、化县前进的时间和防堵该敌向鲁道源增援。
(三)我军准备歼灭鲁道源兵团于信宜及其以北地区。14军应准备由南向北攻击;15军由东向西攻击;43军则完全插到敌后,由北向南攻击。14军应即进至信宜及其以西三十里以内地区隐蔽;15军应东移至大城圩、白石圩(信宜东北五十里)隐蔽;43军之128 师应进至分界圩、石龙寨(罗镜圩以西),127 师应后移至怀乡圩(不含)以东二十里以外之塘底屋、路岔坪一带隐蔽,129 师应移至石头塘街、龙眼等一带隐蔽。
(四)我原为防敌绕过信宜南撤,故将部队向南集结,现敌既向信宜前进,则对我甚为有利。但我43军与15军则应照原定集结地点略向后移,14军则北移。盼我各部坚决执行此移动命令,不得停止于南面地区,以便诱敌进入信宜地区。
为配合南线作战,林彪又命令西路军第38、39军向百色、果德前进;令北路军第40军进占梧州后向西南直插,第45、41军向武宣、蒙江之线前进。
谭政补充说:“为彻底粉碎白崇禧的‘南路攻势’,打好这关键性的一仗,应该给第4 兵团和第43军发一个政治动员令,以鼓舞部队的斗志。”林彪点点头表示同意。
谭政素以儒将著称。他出身于湖南的一个绅士之家,从小便习读诗书。上小学时与陈赓是同窗,后考入湘乡县立第二高等学校“东山学堂”——毛泽东曾在该校就读过。毕业后当过一年多的小学教员。1927年,在已成为谭政大舅子的陈赓引导下于武汉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7 月,随部队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由于他是个知识分子,毛泽东让谭政作自己的秘书,直接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工作。在以后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谭政迅速成长为我军一名出色的政治工作领导人。
谭政非常重视对部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越是到战役战斗的重要时刻,越能显示出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作用。正如谭政自己所说:“深入的政治思想动员和有力的宣传鼓动,是取得胜利的保证。”
这一次也不例外。四野前指发布的动员令指出:敌于明晨开始自容县、郁林之线向信宜、茂名、化县、廉江之线进攻,企图压迫我军于海滨并乘势拼死向南突围。桂系部队是有战斗力的,不可轻视。敌人此次行动是他的生死斗争,必然决心死拼。敌现所集中兵力的数目与我军目前所能参战部队的数目相差不远,我军多敌无几。各参战部队必须发扬机动作战的精神,在战术上注意集中兵力,重点攻击,各个击破,严戒分散兵力;对已占领阵地和战斗力较强之桂军,应准备好后再行猛攻,不可零散乱打;对退却之桂军,则应猛烈追击,使其一乱不可收拾。动员今最后强调,“此为带最后性的最重要的一次大战,各部须立即进行充分的政治动员,发挥最高度的积极性、勇敢性、坚决性,严戒轻敌松懈。只要此敌歼灭,则解放琼崖、台湾与云南皆属易事,否则敌退琼崖、台湾或云南,则对尔后作战增加困难。故我全体指战员须奋勇作战,各级指挥员尤须严密细心组织战斗,每个指战员要争取在此次机会立功。”
林彪没想到,陈赓对他的部署有不同的意见。
自从归林彪指挥以来,这是陈赓第三次对林彪的部署提出异议。
陈赓就是这样的人,敢做敢为,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坚持。即使林彪是自己的直接上级,哪怕林彪也同样固执己见。这一点,陈赓与林彪倒有些相似之处。
林、陈的第一次分歧是在1949年7 月。那时,林彪的指挥部还在郑州,陈赓的兵团司令部进到江西的樟树镇。林彪电令陈赓兵团于7 月中旬渡赣江经宜春,进入湖南醴陵、衡阳、株洲一线,准备与白崇禧的主力决战。陈赓却认为如此部署不妥,建议仍按原计划迂回广东。林彪不同意,坚持说决心已下,不能更改。无奈,陈赓只好直接致电军委,陈述自己的意见:四野规定的此次侧击行动,构不成对白崇禧的包围。我部人马逾万,稍有动作,极易被敌发觉,而敌一旦发觉,即会火速返回两广,于下仗极为不利。而且,时值盛夏,部队北方兵多,水土不服,非战斗减员不少。因此,建议充分利用我兵团有利态势,继续向南推进,搞大迂回,占广州,堵截敌人向广东之逃路。当然,陈赓同时也表示,部队正在待命,准备随时执行四野的作战计划。毛泽东第一次出来裁决,于7 月16、17日连续发出了两封电报,明确提出了对白崇禧集团实施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同时对陈赓兵团的进军方向和具体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基本上同意了陈赓的意见。陈赓受到鼓舞。林彪虽然有些难堪,但还是愉快地接受了毛泽东的裁决。
林、陈的第二次分歧是在广东战役期间,详情前文已作了交代。当两人意见僵持不下时,还是由毛泽东出来裁决。不过,毛泽东先是支持林彪的主张。后来,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化,最终还是采纳了陈赓的意见。
这一次是林、陈的第三次分歧。
陈赓接到四野前指的电报后,认为第4 兵团距鲁道源兵团较远,可能追赶不及,贻误战机。
22日22时,陈赓、郭天民致电四野前指:22日13时电令奉悉,我们坚决执行。但有如下意见提供参考:(一)13军如以一个师守廉江,受敌三面攻击,如张淦以全力向南突击,廉江防线有被突破之危险。
(二)如故牺牲鲁道源兵团,求得主力自北海出海(该处能泊三千吨船),未能消灭敌之主力。
(三)13军、14军自现位置转入新位置须三日行程,是否有贻误战机之危险。为此,提议是否就现态势首先求得歼灭张淦兵团,然后再歼灭鲁道源兵团。
林彪仍坚持自己的部署不变。23日4 时,四野前指复电陈赓、郭天民:(一)我仍决心首先歼灭鲁道源部。
(二)15军应集结于信宜及东南四十里地区;14军应以两个师集结于信宜西南四十里地区,14军之一个师即移南塘圩(茂名西北),准备抗击向茂名前进之敌七军。
(三)13军应以两个师移合江、那雾圩\抗击向化县前进之48军、126 军,13军留廉江之一个师,可进行大胆的机动防御。如情况万一困难时,则可向中洞圩靠拢,以便全力抗击张淦。
为表示自己决心的坚定,24日11时,林彪再次致电陈赓、郭天民,同时上报中央军委:“现我决以13军留一个师守廉江,以两个师于化县以北地区,以顽强防御阻击、钳制张淦余汉谋两兵团,集中14军于信宜以西、15军于信宜及其东南。43军于罗定西南地区,求得首先歼灭敌左翼之鲁道源兵团,尔后再歼张涂、余汉谋兵团。”
郭天民是个急性子,一看林彪的复电就有火,准备亲自给中央军委拟电,陈述自己的意见。陈赓说:“还是我来给林总回电,再陈述一下我们的意见吧。”
陈赓的电报语气虽然委婉,但决心却很坚定:“建议我如用43军及15军合歼敌125 军及58军力量已够,而以14、13两军钳制敌3 兵团及粤敌,以确保廉江。待北面我两个军歼鲁敌后,迅速由北向南协同13、14军合力歼张涂兵团。如此,不但鲁匪可以就歼,张匪不能逃走,亦可获歼。”
如同在广东战役期间一样,这一次毛泽东又要在林彪与陈赓两种不同意见之间进行裁决。
24日16时,毛泽东致电林彪并告陈赓:根据四野22日谍息,白崇禧决于23日起令其所部共16个师由博白、郁林、北流、容县、岑溪之线,向廉江、化县、茂名、信宜之线攻击。这是歼灭该敌的好机会,为此请你们注意:(一)陈赓所率四个军,除一个军仍照陈赓前提部署由罗定、容县之线迂回敌之左侧背外,主力似不要进入广西境,即在廉江、化县、茂名、信宜之线布防,置重点于左翼即廉江。化县地区,待敌来攻而歼灭之。同时以一部对付余汉谋之配合进攻。
(二)桂林方面之我军迅速分数路南下,攻敌侧背,置重点于左翼,即宾州、贵县、郁林之线,但未知时间上来得及否。
(三)白匪主力既确定向雷州半岛逃窜,我程子华兵团即应分数路宽正面,第一步向百色、南宁之线,第二步向龙州。南宁之线攻进,以期尽歼逃敌于龙州、海防国境线上。
(四)以上是否可行,请按情酌定。
虽说是“按情酌定”,实际上基本肯定了陈赓的意见。
既然是“按情酌定”,实际情况也的确发生了变化。林彪原计划以陈赓兵团主力及第43军首先歼灭鲁道源兵团,尔后再歼灭张淦兵团和余汉谋部,但25日张淦兵团第7 军两个师已进至信宜西南宝圩地区,鲁道源兵团第58军已到达信宜以北之安峨圩、桥头铺、金洞圩地区。根据当时双方态势,陈赓兵团北上打鲁道源兵团确实已来不及。林彪也算有了一个下台的台阶。
25日22时半,四野前指电令陈赓、郭天民:依据本日黄昏时敌我位置,我14、15两军赶不上打鲁道源,“因此4 兵团应即布置就近首先歼灭敌第7 军之两个师,仍以13军及14军之一个师在正面顽抗和消耗敌人,14军主力及15军全部向敌左侧后攻击,配合正面歼敌。”
接到军委和林彪新的指示,陈赓的心头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
陈赓一直认为,当时林彪所作的部署是错误的,而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直到1960年(请注意,那是在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前)陈赓撰写《在祖国南部边疆的三次追歼战》一文中仍清楚地写道:“回忆这一战役深感毛主席的伟大。当时有人提出了另外一种部署。这种部署是违背毛主席的战略方针的。如果按这种部署,白崇禧集团就会从雷州半岛逃跑了。”
紧张激烈的粤桂边境歼灭战开始了。
26日晨,陈赓指示第13军于廉江、合江地区堵击国民党军东进,第14军主力秘密移至茂名西北之南塘圩地区,第15军秘密移至信宜西南之仁厚坡、青山岭地区,待桂系第7 军经南塘圩向茂名前进时而歼灭之。
同日,张淦第3 兵团第48军第138 师与陈赓兵团第13军一部在化县以西地区打响。第13军节节抗击,诱敌深入。27日,张涂兵团第7 军在飞机的配合下向陈赓兵团第14、15军阵地猛攻,但在解放军的抗击下毫无进展。
此时,林彪第43军突然出现于信宜以北的桥头铺、安峨圩地区,迎歼由桂北南下的鲁道源第11兵团,一举将其先头部队第58军第226 师击溃,该军急向容县、北流收缩。第43军跟踪猛追。
由于鲁道源兵团向北撤退,致使张淦兵团侧翼暴露,陷人孤军突出的地位。此时,张淦兵团被陈赓兵团主力阻于信宜东北的新圩、金洞圩及信宜以西的宝圩一线。
陈赓即抓住时机,以第14、15军共五个师的兵力于27日下午对张淦第7 军实施合围。第7 军在遭到猛烈攻击下,伤亡较大,慌忙向陆川方向撤逃,第14、15军尾随追击。
张淦见势不妙,急令第48、126 军向陆川收缩,撤至陆川东南,占领山地,阻止第4 兵团继续北进,他自己则率兵团部退至博白。
白崇禧如梦方醒,见林彪南路军兵力强大,其苦心策划的“南路攻势”难以遂行,便决心保存实力,实行撤退。29日,白崇禧命令黄杰兵团向南宁东西之线撤退,以掩护其长官公署撤往钦州,同时命令张淦、鲁道源和徐启明兵团向钦州、北海地区撤退。
张涂、鲁道源兵团开始撤退后,四野前指命令南路军各部队乘胜追击,大胆猛插,独立作战,各个歼敌;要求第43军向玉林堵击鲁道源兵团,陈赓兵团全力抓住张淦兵团。
自27日晚开始,南路军各部队发起追歼作战。
陈赓兵团之第14军于29日在陆川以南之石雨圩、鸟石圩追上张涂兵团主力。激战至30日,歼灭敌之第48军第门师和第126 军第304 师各一个团。第15军于29日击溃敌之第7 军第171 师后,于30日进占陆川县城。第13军第39师进占廉江以北之公馆圩,歼灭敌之第126 军一部。
为策应白崇禧的“南路攻势”,余汉谋集团之第4 兵团及粤桂边地方武装趁林彪南路军全力出击白崇禧部之机,于29日晚抢占廉江县城。陈赓正准备命令第13军军长周希汉只派小部队牵制廉江之敌,大部队仍继续西进,但周希汉已命令第37、38师回师歼灭该部。第13军主力即从廉江西北50公里处奔袭廉江,在粤桂边纵队配合下,于30日包围廉江守军,经12小时激战,于12月1 日将其大部歼灭,俘‘粤桂边剿匪指挥部“中将司令官喻英奇以下官兵6000余人,重新解放廉江城。
事后,有人认为周希汉军回返廉江是“违背战役意图的擅自行动”,陈赓却说:“不能这样看,去廉江歼灭敌人,是战斗积极性嘛!他们好战,一个军也允许有点机动嘛!”
李作鹏第43军第129 师28日连克容县、北流,歼灭鲁道源第门兵团部及第58军一部共4000余人,击毙该兵团副司令官胡若愚;第127 师在安民铺歼敌第165 师大部,兵团司令官鲁道源只身逃跑。29日,第43军攻占郁林,歼灭国民党军一个师部及两个团。
30日黄昏,第43军第128 师前卫第382 团进抵距博白县城20多公里的苏立圩。团长张实杰从由博白逃出的群众口中得知,敌第3 兵团司令官张淦中午尚在城内。
张实杰顿时来了精神:敌人的司令部就在眼前,此时不擒,更待何时?遂与政委王文商量,决定带领部队夜袭博白,活捉张涂。
张实杰刚向师部报告完自己的决心,正好碰上驱车从此地经过的第127 师师长王东保和政委刘锦屏,当即将自己的行动方案向他们作了汇报。王东保连声叫好,并立即命令其所属第379 团迅速赶上,支援第382 团作战。
部队很快就集合好了。张实杰作了简短的动员:“同志们,咱们一口气跋涉几千里,但没抓到像样的敌人。现在不同了,敌人的兵团司令部就在眼前哪!我命令你们,立即丢下所有的背包,两小时内杀到博白城。”
随即,张实杰和参谋长王子玉又迅速将营、连长召集在一起,分配了各部的战斗任务:以三营七连为前卫,由三营长李庶华率领;张实杰率团部在七连后跟进。张实杰对李庶华说:“不管丢下多少人,一定要在两小时内赶到博白。如遇到敌人就说是鲁道源兵团来给张淦司令官送信的。只要抓住张淦,你们就立了大功。”二营的任务是,赶到博白后,迅速由城北迂回到城东,占领公路西边的小高地,构筑对内对外阵地,不让城内敌人逃跑。当听到三营的枪声时就向城内进攻。一营的任务是,由王子玉参谋长率领直奔县城南五里鸦小圩,主要对付敌来援的第7 军。警卫连为预备队。
部队在黑夜中疾速前进,由一路纵队变成四路纵队、八路纵队,犹如马拉松比赛,一口气插进博白城。正是半夜时分,又恰逢弦月西坠,伸手不见五指。还在做着好梦的张淦兵团炮兵营竟把解放军当成“自己人”,大大咧咧地质问:“丢你妈,你们58军退到这里干什么?”
“奉上级命令,我们11兵团来协助你们到东边打共军。”副连长卢福山将计就计,又立即问:“弟兄们快告诉我,张司令官住哪?我有紧急情况要向他报告。”
见敌人没人吭声,卢福山又说:“谁人带路,我赏他五块大洋。”
这一着还真灵,马上就有几个国民党兵争着当向导。卢福山指着一个自称是最熟悉张司令官住地的小个子说:“这位兄弟就劳你大驾,赏钱分给大家花。”
在小个子士兵的引导下,卢福山来到一座图书馆门前。站岗的哨兵喝问:“是哪一部分的?”
卢福山镇定自若地回答:“兄弟是第11兵团部通信兵,有急事要报告张司令官,劳驾兄弟给通报一声。”
由于卢福山带的人多,引起了哨兵的警觉。一个敌兵见情况有异,便大声喊道:“不好啦,共军进城啦!”
睡得正香的张淦兵团作战处长从房间里跑了出来,不耐烦地说:“胡说什么,肯定是自己的兄弟。”
话音刚落,七连一排的一名战士一个箭步冲到他跟前,下了他的枪,并逼着他带路去抓张淦。其他人一拥而上,不费一枪一弹,便俘虏了张淦兵团司令部的大部官兵。
在后院睡觉的张淦被吵醒了。他对身边的参谋说:“我们前边还有四个军守着,东北方向的共军还在180 里以外,怎么突然冒出了共军?”
这时七连战士已冲到后院,扑到张淦的院子门外。张淦这才惊慌失措,急忙往床底下钻,敌警卫赶紧关上大门。解放军战士被挡在门外。
张实杰得知情况后,立即命令用火箭筒破门。卢福山冒着硝烟率队直闯院内,他第一个冲进张淦的房间,厉声喝道:“张淦快投降,解放军宽待俘虏,你们放下武器,保证人身安全。”
张淦在床底下吓得直哆嗦。卢福山上前踢了踢他露在外面的双脚,将他拖出床底。张淦举起双手说:“兄弟投降,请解放军饶恕。”
卢福山将张淦押到设在图书馆附近的团临时指挥部时,正在研究下一步作战方案的张实杰不禁喜笑颜开。张淦身着将军服,光着脑袋,脸挂血迹,竟忘了自己没戴帽子,向张实杰敬了一个礼,说:“兄弟有罪,请长官宽大饶恕。”
站在张实杰旁边的王文政委严肃地说:“我军的政策,你应该是知道的,对放下武器自动缴械的敌人不论大小一律宽待。”他吩咐警卫员何万利搬个凳子让张涂坐下,又叫军医崔廷贵给他包扎了伤口。不一会,七连又把张淦的女儿送到团指挥部来了。
张淦似乎有些感动。不无赞叹地说:“贵军神兵!我以为你们三天内不会赶到,没想到现在就从天而降。”
这时,第128 师政委宋维式走进屋来,严肃而又和蔼地对张淦说:“我军对放下武器的蒋军官兵历来给予宽待。你如果戴罪立功,我们将论功行赏,更加宽大处理。”
张涂听罢连连点头:“我立即命令我兵团所属各军迅速放下武器,向贵军投降。”他即刻拟就电文交给了张实杰团长。
稍后,这份电文就传到了张淦所属各军的首脑机关。
前后不到半小时,第128 师第382 团在第127 师第379 团的配合下,即全歼张淦兵团部及警卫部队,活捉张淦。
当解放军围攻博白县城时,张淦急令其第7 、48、126 军向博白增援。12月1 日凌晨,其三个军先后回援博白,企图解张淦之围。但当张淦被捉后,第3 兵团失去指挥,顿时全线大乱。第43军立即配合第14、15军主力南北夹击,于12月1 日上午对被围在博白附近的第7 、48、126 军发起猛烈攻击。战至15时,除第126 军一部西逃钦州、南宁和溃散附近山区以外,其余全部被歼。
与南路军在粤桂边作战同时,西路军、北路军对刘嘉树。黄杰、徐启明兵团发起猛烈追击,向前推进了近300 公里。
西路军势如破竹。
第38军猛追西逃的刘嘉树兵团。24日占领思恩县城。25日占领桂黔铁路上的东江、金城江两车站。26日,在滇桂黔边纵队的配合下解放河池。27日在河池西南长板圩歼灭刘嘉树兵团第103 军第347 师,俘师长以下1400余人。接着穷追猛打,在红水河西岸地区重创第103 军。四日进占东兰县城。12月1 日解放万冈。刘嘉材率第17兵团部及第103 军残部向西逃窜。
第39军向柳州、宾阳急进。第115 师于22日占领融县。25日攻占柳州,歼灭守军2000余人。尔后,第39军即以第117 师为左纵队,以第116 师为右纵队向南追击。第117 师于29日在柳州西南土博、南塘圩地区歼灭黄杰兵团第14军第62师一部。12月1 日攻占迁江,歼灭黄杰兵团第97军第82师及第14军第63师各一部。第116 师于27日占领忻城。12月1 日攻占上林县城。2 日奔袭宾阳,截歼黄杰兵团警卫营及第97军第82师残部,俘虏兵团少将参谋长李致中。
北路军亦进展神速。
第41军占领兴安后,桂系第46军向南逃跑,仅以第力军及暂编第1 师节节抵抗。第41军接连突破桂军防线,于22日晨攻占灵川。当日下午解放广西省省会桂林,迫使敌之暂1 师千余人投降。23日由桂林南进,先后解放阳朔、荔浦、蒙山,沿途消灭桂系第46军一部。30日到达藤县、平南之间的蒙江、丹竹之线。12月1 日渡浔江南进。2 日进至容县地区。
第40军至22日相继进占桂东北的富川、钟山、贺县。25日攻占梧州。26日在第15兵团一部接应下南渡浔江。12月2 日进抵北流、郁林地区。
第45军靠第41军右侧南进,29日在罗秀遇敌徐启明兵团第56军第329 师,当即展开追歼。经过30多个小时的追击,第45军前进100 多公里,将其歼灭于武宣以北二塘地区,俘4000余人,并相继解放象县、武宣等地。于12月初渡过黔江,进至贵县地区。
由邵阳南下的第49军,于11月30日进至桂林及其以南地区,接管桂林等城市,维护社会治安。
至此,白崇禧集团的防线彻底崩溃,其残部已被四野大军合围,最后等待他们的是彻底被歼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