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和谈演义》第47回 临潼兵变总裁顿成阶下囚 南京争吵夫人揭穿戏中戏


话说12月9日, 朔风呼啸,寒流滚滚。上午,蒋介石召集参谋人员开会,定于12日正式发布总攻红军命令,若张、杨不从,即行解除武装。

这天是“一二·九”运动周年纪念日,学生热血沸腾,在寒风中举行大游行。下午, 蒋介石在华清池听说1万多学生高举“抗日救国”的标语牌,列队向临撞推进,来向委员长请愿、示威,立即大发雷霆,让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给张学良打电话,命令张学良制止学生闹事,如学生不听,开枪打死勿论。还命令中央警兵队,在十里铺布置队伍,架设枪机,准备镇压。

就在游行队伍快到十里铺,形势万分危急的时刻。张学良偕王以哲驱车赶到了。学生烽拥般地围着他,“拥护东北军抗日”、“东北军打回老家去”的呼声滚地而起。

张学良走上一个高坡,斜了一眼那高高架起的一排排机关枪,再回头看看这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激动地说:“各位同学!你们的救国热情,我十分钦佩。但今天时已不早,而到临潼去的路途尚远,那里又无餐宿的地方,还是请大家回去吧!至于你们的请求,由我代表大家向委员长陈述。”

学生表示不怕吃苦,风餐露宿也要去临撞。

张学良说:“你们的救国行动,我并不想阻挠。只是政府不满学生干预国事,你们此去必触动最高当权者之怒,我不忍心看见你们去流血栖牲。”

站在前面的东北大学生情不自禁地高喊:“我们愿为救国而流血,愿为抗日而牺牲!”万余人声泪俱下,高呼口号。刹那间,哭声、喊声和风声混成一片,震天动地。这悲壮的场面使张学良非常感动,止不住热泪盈眶,高声说:“我张学良的心情和你们一样。我的部队有中国军人的良心。决不向学生开一枪,也决不愿打内战。自从失掉东北三省,全国人民无不骂我张学良。但是,我何尝不想打日本强盗?我与日寇有杀父之仇,失士之恨,是不共戴天的。我的最后一滴血,也一定要流在抗日战场上,请你们相信我。”略一停顿,更加坚定地说,“我决不辜负你们的救国心愿,决不欺骗大家!一星期内,我用事实作答复。如果逾期欺骗大家,我张学良甘愿让你们随时随地处死。请大家先回城去吧!”

学生受到感动,整队回城。

当晚,张学良去临潼会见蒋介石,向蒋转达学生的心愿,借以再次劝谏。张学良刚讲几句,蒋便劈头益脑地责问:“学生要来找我,我让你派兵镇压,你为什么不执行?你到底代表学生呢,还是代表我?”

次日上午,张学良与杨虎城商议兵谏行动计划,决定东北军负责扣蒋,十七路军承担控制机场、逮捕中央军政大员等任务。

下午,杨虎城为缓和气氛,前往华清池。他虽比张学良年长,但身份不比张学良,可以依靠父荫,与蒋介石平起平坐,称兄道弟,宋美龄也不会把他的妻子认作干姊妹。因此,他只能语调平缓地说:“委员长,看国内形势,不抗日怕国家没有希望。对红军的事,可以商量着办,但实在不宜打内战了,民心士气不能不考虑啊!”

蒋介石心平气和地说:“你是本党老同志。要知道我们跟共产党势不两立,事情总有个轻重缓急,消灭了共产党,我会抗日的。”接着又加重语气,“红军已成流窜之众,我决心用兵,以绝后患,我有把握一举消灭共匪!”

张学良、杨虎城彻底失望了,加快了“兵谏”的准备工作。然而定在何时动手呢?一时没有拿定主意。

张学良回到家里,心绪不佳。在进人客厅往卧室去时,忽然瞥见一个时髦的女子在等他。细一打量,原来是销声匿迹多年的交际花郑露莹。

郑露莹原是赵四小姐中学时候的同学。由于她活泼好动的天性和姣美的容貌,早在读书时就结识了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和公子哥儿。在一次舞会上,郑露莹与张学良不期而遇,顿被少帅的风度和才华所倾倒,竟一反常态,主动过去邀张跳舞。不料卸遭到对方有礼貌的拒绝。后来,当她得知张学良爱上了赵四小姐时,仿佛一下子跃进了痛苦的深渊。她不甘示弱,决意从赵四手中夺回少帅。从此,她就像影子一样,寻找机会不时出现在少帅身旁,或邀其跳舞,或是骑马,或是看戏,想以此博得少帅的欢心和对她的好感。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张学良员然偶尔答应过她几次,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他的所爱,依然在赵四小姐。郑露莹只好死了这条心,但她依然关注着张学良的行踪。“九:一八”事变后,她看不惯日本人行凶作恶,并在一次舞会上亲身遭受过日本军官的侮辱,所以总想为抗日做点什么,更盼望她曾经追求过的小帅早早洗去不抵抗的恶名。

如今一见,未等张学良开口,郑露莹已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递过来。张学良打开一看,不觉吃了一惊。原来这是蒋介石写给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的一封密信,要他以政府的名义下令报纸发表如下消息:“蒋鼎文、卫立煌先后到西安。闻蒋委员长已派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陈诚亦来渴蒋,闻将以军政部次长名义指挥绥东中央各部队。”很显然,蒋介石已彻底失去了对张、杨的信任,决定夺其兵权,让嫡系取而代之。但是情报可靠吗?张学良用怀疑的眼光对郑露莹说:“小姐,这种事可开不得玩笑啊!”

郑露莹充满感情地说:“少帅,请你看在同是中国人的份上,相信我这一次吧!”说完,两颗晶莹的泪珠已经夺眶而出。

原来前不久,郑露莹结识了宪兵三团团长蒋孝先,应其邀请来到西安。一到驻地,她就被军政界上层人物团团围侠。一次在和一位机要官员周旋时,无意间得到了这份情报。她一看内容十分重要,就急匆匆给张学良送来了。

“谢谢你,露莹!”张学良用力提了一下郑露莹的手,随即晚来卫兵,驱车技杨虎城官邸急驶而去。正是这一次张、杨密谈,确定了“兵谏”的具体时间和方法步骤。而郑露莹,却在第二年死于特务总头目戴签之手。

12月11日晚,按照张、杨的周密计划,杨虎城在新城大楼欢宴中央军高级将领。灯红酒绿,猜拳行令,似乎浪静风平。

10时许,张学良在华清池与蒋介石周旋后回到官邸,当即派人把卫队二营营长孙铭九叫了去。孙走进客厅时,只见东北军的高级将领王以哲、刘多荃、董英斌等已神情紧张地等在那儿了,没有一人说话。见孙进入,张学良当即命令:“孙营长,我现在命令你,马上率兵去华清池招待任务。与白凤翔师长一起去,他是干过‘掏头窝’(土匪)的。千万谨慎、小心,千万别把他(蒋介石)打死了,万不得已时,打断他一条腿!可千万别让他跑了!千万不能把他打死!”

孙铭九三年来一直在张学良身边任职,先后担任贴身侍卫、随从参谋、机要室主任和卫队营营长,对张忠心耿耿,当然乐于执行这一任务。他应命转身时,张学良又把他叫住了。

“你的卫队营有把握吗?”少帅双眼紧盯着孙铭九。

“我有把握!卫队营的弟兄们都忠实于副司令,请副司令放心吧!”血气方刚的孙铭九胸有成竹地回答。

“明天这个时候,说不定你我再也见不着面了,你死,还是我死,都说不定了。不过报纸上能有这么大的字(用手比画着鸭蛋大的圆圈)。你要是弄不好,我们可就要上山了!”

孙铭九火速回家,留下一张遗嘱。然后率兵冲向华清池。

与此同时,卫队一营营长王玉瓒也按照张学良的命令,率部冲向华清池。

12月12日凌晨,临潼华清池,万籁俱寂。被窝里的蒋介石正做着“剿共”的美梦,突然被枪声惊醒。他仓皇失措,匆忙从床上爬起来,被着睡衣,贩着拖鞋往外跑。这时。院外枪声大作,出门无路,他在侍卫的搀扶下爬上届山墙,跳下墙外了尺深的乱石沟,摔伤脊梁骨,丢了一只拖鞋,忍着剧痛,跌跌撞撞地爬上陡峭的山腰,藏进虎畔石后面的小山洞里。

当孙铭九他们把蒋介石的卫队收拾掉,和几名弟兄冲进蒋介石的住处五间厅时,天色已蒙蒙亮了。朦胧中见屋中无人,蒋介石的假牙、帽子、皮包等散乱在桌子上,孙铭九一摸被窝尚有余温,判定蒋介石没有走远,于是下令搜山。

此时,田山的半山腰上。卫士仍正押着刚抓获的蒋介石贴身侍卫蒋孝镇往山下走。孙铭九一眼认出了他,用枪口顶住他的脑门厉声问道:“委员长在哪里?快说,要不毙了你!”蒋孝镇嘴上胆怯地说:“不知道。”而眼睛却往山上瞟。孙铭九沿着他的目光往前搜寻,眼看到了那个山洞边,只听蒋介石喊了一声:“我在这里。”

孙铭九一看,蒋介石只穿着睡衣睡裤,外面披着一件长袍,沾满尘土草屑,赤裸的手脚被荆棘、石块划破后,正渗出一缕缕血痕,脸色苍白,身子在寒冷中直打哆嗦,此刻正在一块大石头边喘息。

孙铭九向他打了招呼。他说:“你是同志,就开枪把我打死算了。”

孙铭九回答:“我们不开枪,我们只要求你领导全国抗日。”

蒋介石坐在大石上,结结巴巴地说:“把张少帅叫来,我就下山。”

“少帅不在这里。城里的部队已起义,我们是奉少帅的命令来保护你的。”

蒋分石见孙铭九没有加害他的意思,便要孙派一匹马送他下山。“这里没有马,”孙铭九说,“不过我可以背你下山。”他在蒋介石前面蹲下。蒋介石犹豫了一下,也就同意了,吃力地趴在这位年轻军官宽阔的后背上。他们就这样在卫士们护卫下下了山,等仆人送来了他的鞋子,然后在山脚下上了汽车驶往西安。

“既往不咎,”孙铭九在车上说,“从今开始中国必须采取新政策。你打算怎么办?中国推一紧急的任务就是打日本,这是东北人民的特别要求。你为什么不打日本而下令躯红军?”

“我是中国人民的领袖,”蒋介石大声说,“我代表国家,我认为我的政策是正确的。”

他仍未改变主意,尽管已成为阶下囚。

再来看看住在西安城内京西招待所的党国大员们吧。11日晚上,他们酒足饭饱,一醉方休,12日凌晨正沉浸在酣甜的梦乡里,直到杨虎城的宪兵枪声响了,才惊醒下床,一个个魂飞魄散,大喊倒霉,束手就擒。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主任、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邵元冲跳窗逃跑,被开枪击中,伤重而死。陈诚颇为机灵,一听枪响,马上躲进地下室,拿起一个空啤酒箱子倒扣在里面。宪兵营的班长搜到这里,上前把啤酒箱翻过来,发现下面蜷伏着一个满身尘土的人,立刻上前抓住他的衣领。像老鹰抓小鸡那样提上来,大叫:“营长,这不是漏网的陈诚吗?”陈减神情尴尬,脸色惨自。营长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讥讽道:“军人嘛,怎么这样丢人!”

日上三竿。蒋介石及莫在西安的势力,基本上被一网打尽了。新城大楼里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几天来紧张相劳累得像上紧的发条,现在如同石头落地,顿时松弛下来,紧接着感到一种无法支撑的疲乏,一下子瘫坐在沙发上。张学良说:“咱俩胆大包天,把天给捅了个大窟窿。国家民族的命运掌握在我们手里。现在得想想下一步该怎么收场。”

杨虎诚说:“咱们对全中国人负责。应立即发电给保安的中共中央说明事变情况。邀请中共要人来西安,共商抗日救国大计和捉蒋善后事宜。”

二人又紧张地忙碌起来。

他们宣布成立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 并通电全国,提出了8项政治主张:

一、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撅共同负责救国;

二、停血一切内战,采取武装抗日政策;

三、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

四、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五、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六、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

七、确实遵行总理遗嘱;

八、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中国共产党事先并不知道西安事变将要发生。12日中午,毛泽东、周恩来收到张学良来电:“吾等为中华民族及抗日前途利益计,不顾一切,今已将蒋及重要将领陈诚、朱绍良、蒋鼎文、卫立煌等扣留,迫其释放爱国分子,改组联合政府。兄等有何高见,速复。”稍后,张、杨又联名来一电报,邀中共中央派人赴西安共商大计。

在毛泽东的窑洞里,张闻天、周恩来、博古、朱德、张国焘等传阅着电报。传递了一圈又一圈,窑洞里沸腾了,他们都像一下年轻了几岁,跳跃着,呼喊着:

“蒋介石也有今日!”

“张学良、杨虎城真是好样的!”

“没什么好说的,先把老蒋杀了再说!”

很多人在最初一刹那的想法,就是把蒋介石交付人民公审。然后枪毙,为死难烈士报仇雪恨。

然而,共产党领袖们很快冷静下来。刚回到保安不久的周思来平静地说:“这件事不能完全由我们作主,主要看张学良和杨虎城的态度。”

“是啊,”毛泽东也陷入沉思,“这件事的主角是张、杨,我们只能在后面支持他们。如果处理不妥,有可能造成新的内战、妨碍全国抗日力量的团结。”

如何答复张、杨所要的“高见”呢?毛泽东、周恩来复电,先提出一个军事上的应急办法:“提议立即将东北军主力调集西安、平凉线,十七路军主力调集西安、潼关线。固原、庆阳、富县、甘泉一带仅留少数红军,决不进占寸土。红军担任钳制胡(宗南)、曾(万钟)、毛(炳文)、关(麟征)、李仙洲各军。恩来拟来兄处协商大计,如何盼复。”

次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会议。由于西安事变的发生很突然,情况还不很清楚,会上对许多重大问题只是交换意见,需要在进,步弄清情况后才能作出决断。毛泽东首先发言,肯定西安事变是抗日的义举,革命的行动,应对这次事变明白表示拥护,派重要同志去做工作。他当时的设想是:“我们应以西安为中心的来领导全国,控制南京。以西北为抗日前线,影响全国,形成抗日战线的中心。”与会者还有9个人发了言, 其中讲得最激烈的是刚来保安、时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张国焘。他说:“在西安事件意义上,第一是抗日,第二是反蒋。内乱是不是可免的?这是不可免的,只是大小问题。因此,打倒南京政府,建立抗日政府,应谈讨论怎样来实现。”

主持会议的张闻天不同意张国焘的意见,认为中共不应采取与南京对立的方针,不组织与南京对立的政权形式,张、杨提出的改组南京政府口号并不坏。“尽量争取南京政府正统,联合非蒋系队伍。在军事上采取防御。政治上采取进攻。”

当天中午,毛泽东、周恩来再次电告张学良:“恩来拟来西安与兄协商尔后大计,拟请派飞机赴延安来接。”

话分两头, 再说南京。12日1时,陈果夫挂西安电话,不通,当即电话告诉蒋分石的秘书陈布雷: “西安电话忽然中断,电报也不通了。”3时50分,潼关将领樊松甫来电,云蒋介石失踪,南京大骇。又过两个半小时,西安通电,谓已扣蒋,并宣布抗日救国8项主张, 声称:“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争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消息传来,南京大哗,立即如开中常会、中政会联席会议,决定褫夺张学良本兼各职,交军事委员会严办。军政部长何应钦乘机掌握了国民党的军政大极,自任“讨逆军总司令”。在一片沸沸扬扬的“讨伐叛逆”的呼喊声中,何应钦宣称“不惜玉石俱焚”,轰炸西安,以置蒋介石于死地并取而代之。他一面急电旅居德国的汪精卫回国主持党务,一面举行“白衣誓师仪式”,调动大军进逼西安,并派飞机到西安上空投撒传单。太内战危险迫在眉睫。

事变的突然爆发,也震动了世界。日本企图乘机扩大中国内战,希望南京与西安打起来,以便两败惧伤时一举灭掉中国。他们暗中支持亲日派何应钦轰击西安,乘机杀蒋。德国支持正在柏林的汪精卫兼程返国,与何应钦组成亲田反共政府。同时,苏联当时指责西安事变是日本人造成的,日本又说是苏联指使的,更把水搅得浑而又浑。英、美两国因为日本在华侵略势力已直接危害到他们在华利益,也看到蒋介石被扣后,南京政府有被亲日派夺去的危险,因此,他们主张和平解决事变,使蒋介石维持统治,以便继续夜其操纵下对日本作某种限制和抵抗。

正在此时,宋美龄的火车到了南京。事发时她正在上海讨论改组“全国航空建设会”的事。这位第一夫人是蒋介石天衣无缝的助手。譬如蒋介石与外国人谈判,她翻译,总是推敲补充把话弄得很贴切、圆滑,谁也弄不清那些话是委员长的还是她的。事发后,张学良给她发了一封电报,称:“学良平生从不负人,耿耿此心,可质天日,请夫人放心。”她得知蒋介石已被劫持,如遇“晴天霹雷,震骇莫名”,当即与孔祥熙和曾任张学良顾问、现任蒋介石顾问的澳籍美国人端纳坐夜车回南京,次日晨到达。

宋美龄一下车,就陷入一片混乱的包围之中。她看看世界各国的反应,再看看何应钦的动作,意识到第一个行动就是必须立即罅何应钦的军事进攻。她马上见何应钦和主战派要员,指出:“此次兵变,就张学良全部要求看并无个人私心,只是在促成抗日,绝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叛乱。中央在短短几小时内就作出重大决议,实行军事惩罚,毫无考虑余地,这也太失当了,弄不好将会引起空前战祸。”

何应钦说:“为维护国民政府威信,必须立即讨伐。”

宋美龄说:“这不是让玉石惧焚吗?委员长生命安全与否,关系到整个国家生命安全与否,这点你不明白?即便动武,也要在全力营救失败以后,现在决不能行动!”

何应钦见宋美龄声色俱厉,竟露出不屑的神色,顾谓左右,说道:“妇人之见,妇人之见!妇道人家临事真是没有理智。”

宋气愤至极,大声说:“我决不是一心只顾丈夫安全的妇道人家,我是在讲领袖的生命和国家的命运!你一旦炸到西安,两军交火,张学良几十万大军,加上红军,该是多大战祸?那样不但委员长生命不保,数千万良民丧命,整个国力也要空前削弱!”

各机关首领纷纷问计于宋美龄,黄埔系统的将领更是如此。宋美龄已经看出何应钦别有用心,与英、美使馆紧急磋商后,受认定了这一点。她召集黄埔系将领开会,让大家保持冷静,在事实真相未明之前,切勿妄动。并请大家分头行动,全力遏制何应钦。同时紧急与张学良联系,14日下午央请端纳直飞西安,探明真相并调解。

西安城内此时也是万分紧张。蒋介石被捉后送到新城大楼,暴怒异常,不与张学良谈任何问题,又自付必死,内心颇为惶恐,还给宋美龄写了遗嘱:“余决心殉国,余死后,余之全部财产由汝继承,望汝善视经国、纬国两儿,有细己出。愿上帝赐福与汝!”张学良紧急调动大军,为对付何应钦构筑了七道防线。

他这时正不知如何是好。原以为只要捉蒋成功。“挟天子以令诸侯”,必然举国响应,撅起救国热潮,不料南京政府竞“讨逆”派占了上风,斥骂他的电函雪片般飞来,苏联还把他与汪精卫扯到一起,一些地方实力派也在坐山观虎斗。他希望和他有过密切交往、了解他爱国之心的阎锡山站出来主持公道,可是阎不仅不为他辩护,反而把拍发给张、杨的“五乎”电报 (电文中有5个斥责张、杨的“乎”字)抄发给南京,公开发表。深深的失望,使张学良陷入了极度的苦恼之中。

正在这时候,宋美龄派来的端纳和中共派来的周恩来相继抵达西安,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

正是:

不怕你演戏中戏,叫你领教山外山。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