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师决战》76. 毛泽东气势磅礴的新年献辞


这期间,刘伯承、陈毅应毛泽东之召,于12月17日由淮海前线启程,几天后到达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准备研究下步渡江作战计划。

看到刘、陈,毛泽东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辛苦了,打得好哇!”

刘伯承说:“我们无非是执行了军委的意图。”

毛泽东直摇头:“不不!真正的指挥者是第一线的总前委嘛!我们在千里之外,只能指个方向,千变万化的战地斗争还得靠你们掌握嘛!”

“黄维很难打,”毛泽东接着说,“不过,我们是有思想准备的。”

刘伯承笑着说:“硬得像个核桃,而且是个铁核桃。”

“铁核桃也让你们咬掉了嘛!”毛泽东也笑起来,“不简单嘛,打淮海就好比跳起来摘桃子。这个桃子很高,还不成熟,硬叫你们跳着摘下来吃了!”

陈毅哈哈大笑,说:“黄维被俘了,他还不认输,还说共产党要有本事,放他回去,再带兵来跟我们较量。”

刘伯承说:“这真是阿Q 精神。”

毛泽东一笑,说:“我们就等着他觉悟吧!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总有一天他会觉悟。现在就剩下杜聿明集团了。我们东北有一个强大的预备队。林彪的东北野战军一入关,蒋介石就更吃不消了。”

刘伯承、陈毅连连点头。

“杜聿明跑不了吧?”毛泽东问。

“跑不了!”陈毅很干脆地回答,“绝对跑不了!”

“不能让杜聿明跑了!”毛泽东像是嘱咐的样子,“不能让他和李延年、刘汝明会合,不能让他过江!”

“主席,你放心,绝对不会让他过江!”陈毅挥着拳头说。

而此时的杜聿明还在陈官庄做着突围的美梦。

12月27日,天空仍然一片阴云,蒋介石又发来电报催促杜聿明突围,蒋介石在电报上说:“贵部于粮弹补足后,寻敌弱战,选择有利地形及方向,集中主力先击破一面之敌,逐次跃进转移,脱离敌军包围、易地与敌作战。”

12月28日,天气转晴,蒋介石派空军投粮弹及防毒面具。这一天,一直被困在陈官庄的舒适存、董明德携突围计划飞南京向蒋介石汇报。

第二天,蒋介石又发来电报,假惺惺地说:“闻吾弟有病,如果属实,日内派机接弟回京医疗。”

邱清泉对杜聿明说,这是他打电报向蒋报告的,并力劝杜聿明回京。而杜聿明却说:“抛下数十万将士,只身远走,决不忍心。”并复电蒋:“生虽残疾在身,行动维艰,但不忍抛弃数十万忠勇将士。请钧座决定上策,生一息尚存誓为钧座效忠到底。”

再过一天,历史将进入1949年,但是新的一年并没有给蒋介石杜聿明带来新气象。这一天,蒋介石被迫发表求和声明。几天前,蒋介石还声称:“政府的惟一目标,就是继续与共产党作战。”似乎转得太快了。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蒋要的一个小花招:战固然是战,“和”亦是为战,元旦求“和”,不过是想争取时间,重整力量,以谋卷土重来。

不过,熟知蒋介石的底子的毛泽东,早已识破了他的这一招。就在同一天,毛泽东在西柏坡为新华社拟写的新年献词严正地宣称:将革命进行到底!

于是,在淮海前线解放军阵地上架设的喇叭里响起了一个洪亮的声音: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

战争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敌人是不会自行消灭的。无论是中国的反动派,或是美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都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向长江以南进军,将要获得比1948年更加伟大的胜利。

几千年以来的封建压迫,一百年以来的帝国主义压迫,将在我们的奋斗中彻底地推翻掉。1949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我们应当加紧努力。

1949年1 月3 日,蒋介石电告杜聿明:“照弟第三案实行,自五日起投足三日粮弹。”这个所谓第三案,就是杜聿明所指上中下三策中的下策:突围。

1 月5 日,蒋介石一开始空投粮弹,即命令杜聿明突围。

杜聿明还想拖几天,以观情况变化,复电蒋介石申述粮弹未投中,将士饥饿无力,无法执行命令,请继续大量投粮弹。蒋介石再次电令杜:准备投三天,务必遵照实施。

杜聿明自知不能再拖延,遂开始进行突围准备。

就在杜聿明待援突围期间,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毛泽东指示,休整20天,恢复整顿战斗组织,“深人进行形势教育,开展军事民主,进行战术训练,准备攻击阵地。同时,经过20天的围困和政治攻势,杜聿明集团的官兵饥饿被困,已士无斗志,向解放军投诚的就有1.4 万多人。毛泽东的第一个目标达到了。

与此同时,在华北,傅作义集团50万人,已陷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部区的重重包围之中,无法脱身。毛泽东的第二个目的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