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援朝纪实》第103章 坚守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1)


范佛里特"摊牌"计划的攻击目标,是志愿军在上甘岭地区防守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这两个高地的守军各有1个连,属于志愿军第15军第45师第135团。

负责坚守这两个高地的军领导,先后有秦基伟和李德生。在一个多月的上甘岭战役中,前23天是由第15军军长秦基伟率部作战,后20天的作战任务由李德生副军长指挥的第12军接替。

与范佛里特比起来,秦基伟的资历也相当深厚,他久经战火考验,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1929年参加红军。在战争年代,从参谋升任军区司令员。1949年3月任15军军长,率领这支部队作为第4兵团先遣军强渡长江,参加广东、广西和滇南战役。1951年率第15军入朝参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

在此战后期与范佛里特较量的李德生,1930年2月参加红军,参加过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八路军第129师第385旅任排长、连长、营长,曾参加夜袭阳明堡、响堂铺等战斗和著名的"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他参加过上党、定陶等战役。襄樊战役中,李德生指挥第17旅突破襄阳外围防线,攻入城内,俘国民党军第15"绥靖区"司令官康泽。后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任2野师长,参加渡江、西南诸战役。

在1952年8月底9月初,志愿军进行防敌进攻准备时,在敌情判断上还是出现了某些失误。第15军判断,如果当面敌军进攻,可能指向西方山或五圣山两个方向,于是在兵力部署上以这两个方向,尤其是西方山为重点。以第44师并指挥第29师第87团守备发利峰、王在峰、西方山、斗流峰地区;第45师守备五圣山、忠贤山地区;第29师(欠2个团)守备灵台、甄峰地区;第29师的第86团为军预备队。其中,五圣山及以南的上甘岭地区由第45师第135团防守。

与此同时,第15军制定了粉碎"联合国军"3~4个师进攻的防御作战计划,加紧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他们原来在军的正面阵地上构筑坑道720条,全长4.2万米,堑壕6450米,交通壕15.4万米,钢筋混凝土工事35个。仅在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两个支撑点,即构筑了48条长10米以上坑道和大量防坦克壕。在对"联合国军"实施全线性战术反击的1个月内,他们又以突击的方式构筑了坑道式和有掩盖的明暗火力点217个,还在上甘岭等地增筑大量防坦克壕、鹿砦、铁丝网、陷阱等,阵地前沿广泛设置障碍物,埋设了2100余枚地雷。在敌人将重点进攻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防守阵地的志愿军第45师第135团,特别加强了兵力和火力,阵地上坑道内部的战斗设备得到加强,并囤积了粮弹等物资。

根据志愿军总部和第3兵团关于战术反击的指示,10月6日至12日,第15军分别由第44师第130团和第29师第87团参加全线战术反击,先后对上佳山西北高地、381东北无名高地、399.8高地、391高地、275东无名高地等进行了反击,改善了防御态势。第15军还准备以第45师于10月18日,向注字洞南山南朝鲜军第2师1个加强营的阵地实施反击,并为此请领了11万发炮弹,储备了比较充足的作战物资。第15军还组成了炮兵前方指挥所,下辖7个炮兵群。准备参加反击的炮兵(榴弹炮24门、野炮11门、山炮8门、火箭炮24门、高炮7门)于10月8日已进入阵地。

当时,第15军全军上下斗志昂扬,士气高涨,人人都以能参加上甘岭作战为荣。志愿军指战员们把坚守五圣山叫做"保卫和平的大门",提出"五圣山后连北京,人人争取立大功",誓言"不书英雄榜,便涂烈士碑",决心"巩固钢铁阵地,打出英雄部队",坚决粉碎敌人的攻势。

"联合国军"在进攻开始前,调整了部署,由美第7师第31团接替鸡雄山南朝鲜军第2师1个连的阵地,作为其进攻集结地;将美第9军预备队,美第40师从加平调至金化西南芝浦里、云川里地区;将原属美第1军指挥的美第3师调至铁原西南归美第9军指挥。为隐蔽进攻上甘岭的企图,利用夜间增兵,白天用汽车载少量兵员后运,在坦克上插上旗子沿金化-铁原公路大摇大摆地向西开进,制造将进攻西方山的假象,进一步迷惑我志愿军的战略部署。

从10月12日起,"联合国军"以大量空军和炮兵,对志愿军五圣山主阵地、上甘岭和597.9高地、537.7高地北山,进行了持续两天的火力轰击,为后续进攻进行火力准备。范佛里特"金化攻势"的号角开始在这个有些寒意的深秋吹响。

14日,"联合国军"金化攻势开始后,直接负责上甘岭地区防务的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委谷景生就敌人的进攻态势,迅速向志司首长作了汇报。

这时,志司领导研究决定,全线战术反击继续进行,以配合第15军粉碎敌人对上甘岭的攻势,同时命令第15军集中力量反击敌军的进犯,确保五圣山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