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军"司令李奇微说:
"敌人以东方人所特有的顽强精神奋力加固他们在山上的工事。有时,他们甚至依靠人力来挖掘从山的反斜面一直通到正面的坑道,以便在遭到空袭和炮击时能撤离正面阵地,躲进空袭火力和重型榴弹炮火力难以打击的反斜面工事内,敌人构筑的坑道有时长达3000英尺(编者注:1英尺=O.3048米)。这样,他们既能迅速躲避轰炸,又能很快向前运动抗击地面进攻。"
美第8集团军司令兼"联合国军"地面部队总司令范佛里特说:"
共军把他们的大炮阵地、迫击炮阵地巧妙地隐蔽起来","他们的防御工事在山中大部分地方纵横交错,并有许多地道和通道把许多山坡连接起来,以便运输供应品和援军,而无须顾虑联军的轰击。"他们还说:"中国军队已在朝鲜山头阵地之下挖掘了'实际的地下城市',构筑了'四通八达的地下堡垒'。"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
我们现在"用这种方法20年也打不到鸭绿江"。自认为世界上不可战胜的美国军队不得不佩服中国是世界上的"头等陆军"。
南朝鲜军第2师情报科长文重燮说:
"志愿军的坑道入口只有4个或5个,但里面却像蜘蛛网一样地四通八达。""开始我们不了解这个情况,因此事实上我们挨了打。""我们采取措施对付敌人的坑道,但不能炸掉它,吃了不少苦头。"
美国军事史专家沃尔特·G·赫姆斯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一书中认为:
"无论是从空中或地面上的火力都不足以将躲藏在挖得很好的战壕里的敌人消灭。""这场有限战争的优势是在防守一方。"
美国新闻界在专题评论中说:
"这次战役实际上变成了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即使用原子弹也不能把狙击兵岭(537.7高地北山)和爸爸山(五圣山)上的共军部队全部消灭。"
上甘岭战役创造了依托坑道工事进行阵地防御作战的丰富经验,毛泽东说:"能不能守,这个问题去年也解决了。办法是钻洞子。我们挖两层工事,敌人攻上来,我们就进地道。有时敌人占领了上面,但下面还是属于我们的。等敌人进入阵地,我们就反攻,给他极大的杀伤。我们就是用这种土办法捡洋炮。敌人对我们很没有办法。"
1952年11月,毛泽东批示,将志愿军第3兵团对上甘岭地区作战部署的电文转发国内各大军区、军事学院、总高级步校及中央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供各负责同志研究现代战争的参考。同年12月,他在分析朝鲜战局,讲到1952年秋季全线战术反击和上甘岭战役胜利的原因时指出:今年秋季作战,我军取得如此胜利,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工事坚固"。
1978年,叶剑英元帅在一次重要讲话中说:"上甘岭战役,在那么个不大的山头上,敌人投射了数千枚炸弹和上百万发炮弹,我们的战士就靠勇敢,靠技术,同时也靠洞子,有效地保存了自己,大量地消灭了敌人。"他还强调指出:"洞子是对付核武器的有效手段。"叶剑英把坑道工事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战略地位的高度。
同年,徐向前元帅在一次讲到反侵略战争问题时指出:战略要点要坚决地守,"像上甘岭那样,重点设防与机动相配合,粉碎敌人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