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令侍卫宣进使臣,当下便见营外走进一员大将来,身躯高大,虎虎有生气,双手捧着国书,口称:"蒙古国使臣康喀尔拜虎见满洲太祖皇帝。"说着行下礼去,呈上国书,由大贝勒上前将国书接过来,送与父皇。太祖皇帝将国书打开,见上面写道:
统四十万众蒙古国主巴图鲁成吉思汗,问水滨三万人满洲皇帝安宁无恙耶!明与吾二国仇雠也。闻自数年来,汝数苦明国。今年夏,我已亲往明之广宁,招抚其城,收其贡赋。倘汝兵往,吾将牵制汝,吾二人非有衅端也。但是吾已服之城,为汝所得,吾名安在?若不从吾言,则天必鉴之。先是二国使者,常相往来,因汝使臣谓吾不以礼相遇,构吾两人,遂不通聘问。今日汝如以吾言为是,汝其令前使来,后至我国。
太祖皇帝看了国书,不觉脸上现出不悦的颜色来,半晌不发一言。那大贝勒、四贝勒站在旁边,看见父皇这副形容,都上来看看国书。一边看,一边说:"蒙古国太小觑我国了。"就中四贝勒忍耐不住,满面怒容,将宝剑拔出来,气呼呼地说道:"待俺先砍下这使者的脑袋,看蒙古国有什么理说?他要同俺们动兵,俺带兵去杀得他鸡犬不留,让他同叶赫国一样!"说着奔那拜虎砍去。太祖皇帝连声喝住,吩咐把拜虎领出去,赏他酒肉。拜虎出帐,太祖便与各贝勒、大臣等商议对付蒙古国的策略。当时,有人说把拜虎放回去,随后去攻打;有人说把拜虎杀了,把兵士的耳朵割掉,再放他们回去,叫蒙古晓得我们的厉害。太祖皇帝听了,连连摇头说:"不妥,不妥。"这时,十四皇子多尔衮,也在父皇身边,听人说长论短,拿不定章程,便朝着父皇说道:"蒙古国共有五部,拥兵四十万,声势强盛,遣使到我国,是探探我国的口气,我们如今正要夺明朝的天下,何不同蒙古结盟,合力攻打明朝?待我们得了明朝的天下,他能得我们的一寸土吗?不然我们向明朝攻打,他便出兵牵制,倘他再与明朝修好,我们能当得住吗?这是我国成败兴亡的大计,愿父皇斟酌行事。"多尔衮说毕,太祖笑吟吟捺他头顶道:"你年纪虽小,主意倒不差。"当时便宣进使臣来,对他说道:"我们满洲兵力也不弱,不过同蒙古是邻邦,一向未曾翻过脸,今我国仍好好同你国结盟,合力攻打明朝,望你回去好好回复国主,顺便请你国主的安。"拜虎连声说好。当下便杀牛宰马,祭告天地,对天立誓。有誓书道:
今满洲八旗执政贝勒与蒙古国五部落执政贝勒,蒙天地眷佑,俾合谋并力,与明修怨,如其与明释旧憾,结和好,亦必合谋,然后许之。若满洲渝盟,不偕喀尔喀合谋,先与明和好,皇天后土其降之罚;若明欲与喀尔喀贝勒和好,密遣离间贝勒等,不以其言告我满洲皇帝者,皇天后土亦降其罚。吾二国同践盟言,天地佑之。其饮是酒,食是肉,二国执政贝勒尚克永命,子孙百世,及于万年,二国如一,共享太平。
太祖皇帝读了誓言,遂赐各贝勒、大臣及蒙古国使者同席饮酒食肉。第二日,便打发使臣回去。虎拜赍了回书,跪别皇帝,领兵回国而去。这里太祖也班师回兴京去。
不表太祖皇帝与蒙古国订攻守同盟的誓书,再说明朝神宗皇帝,因杨镐兵败,便有人保举兵部侍郎熊廷弼代任经略。这熊廷弼乃湖北江夏人氏,秉性忠诚,具有胆略,神宗便拜他为辽东经略使,并赐上方宝剑,准他先斩后奏。熊廷弼奉了朝命,不敢怠慢,第二天就点齐兵马,校阅了一遍。见兵马衰弱得不成样子,心中叹息,接着又得悉开原等处接连失陷,心中更觉悲伤,恨那满朝的大臣,不知满洲好歹,也不知自己的兵马毫无战斗力,任意主战,以致弄得如此糟糕;自己这一番出兵,总要挣回国家的威风和本人的面子。遂连夜写了一本奏章,呈上皇帝,便在这一夜五更时候带了十八万兵马向山海关进发。留呈的奏章写道:
臣闻辽左京师肩背,河东辽镇腹心,开原又河东根本。开原今已破,则北关难保,朝鲜亦不可恃,辽河亦何可守?乞速遣将备刍粮、修器械,毋窘臣用,毋缓臣期,毋中格以阻臣气,毋旁挠以掣臣肘,毋独遣臣以艰危,以致误臣误辽兼误国也。谨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