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觞歌之悲殇汉末》第04节 吕布易帜


董卓见李肃如此说,催促他将缘由一一道来。李肃作揖说:“主公,某与吕布 乃同乡故友,愿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之来降。”

董卓心中大喜,问道:“你将如何说之?”

“某闻主公有名马一匹,号曰‘赤兔’,日行千里。须得此马,再用金珠,以 利结其心。某更进说词,吕布必反丁原,来投主公矣。”

董卓心疼神马赤兔,疑虑万一计不成,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便问计李儒: “此言可乎?”

李儒跟随董卓多年,深知赤兔乃世间神骏,董卓爱之如命。但此刻不是吝惜之 时,说:“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马!”

董卓闻言欣然与之,又与黄金一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李肃绕道奔入 吕布大帐。吕布不曾在西凉阵营中见过李肃,只当是纯粹是故友相访,一番招待。

李肃问候道:“贤弟别来无恙?”

吕布作揖说:“久不相见,今居何处?”

李肃说:“现任虎贲中郎将之职。闻贤弟匡扶社稷,不胜之喜。有良马一匹, 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献与贤弟,以助虎威。”

吕布便令牵过来看,果然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 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

吕布欣喜万分,此马果乃神骏,若得此马,与王越之战则胜算大增。但他赠此 宝马,必有所求,便作揖道:“兄赐此龙驹,将何以为报?”

李肃说:“某为义气而来。岂望报乎!”吕布暗笑,那就先不言接纳此马与否, 待你说出目的再处置,命人置酒相待。酒酣,李肃曰:“肃与贤弟少得相见,令尊 却常会来。”

吕布念起父亲,难免感伤,说道:“兄醉矣!先父弃世多年,安得与兄相会?”

李肃大笑说:“非也!某说今日丁刺史耳。”

看此番饶舌,李肃是要道出目的了,吕布故意说:“某在丁建阳处为一主簿, 亦出于无奈。”

李肃以为吕布上钩,说:“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 如探囊取物,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

如此看,是要说服了,那他又是何人所使呢?吕布心中猜想,嘴上沉言应对: “恨不逢其主耳。”

李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吕布想知李肃究竟是谁所遣,便试探道:“兄在朝廷,观何人为世之英雄?”

李肃总算将话题绕到这,忙说:“某遍观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为人,敬贤 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

原来是董卓,估摸李肃已投靠他了,猜及此,吕布了然,想必是今日阵上不敌, 便来说降。其实跟随哪路诸侯都不是吕布的意愿,他只想追随师父的身影成为一个 主宰自我的大英雄。但实现这目的是需要策略的,董卓或许是不错的选择。但此时 决定尚早,便佯装大怒骂道:“董卓祸国殃民,我欲除之久矣!今公反来为之游说, 是何道理?”

李肃未料吕布如此,忙取出金珠、玉带列于吕布面前。

吕布有意露出贪色,问:“此为何意?”

李肃见吕布如此,稍显镇定,令叱退左右,说:“此是董公久慕大名,特令某 将此奉献。赤兔马亦董公所赠也。”

吕布露出沉思神情,半晌说:“董公如此见爱,某将何以报之?”

李肃拉住吕布的手,说:“如某之不才,尚为虎贲中郎将;公若到彼,贵不可 言。至于叛乱之名,不必担忧,去之易如反掌。”

李肃所言非虚,若到董卓处可能可以早日飞黄腾达,吕布遗憾地叹道:“恨无 涓埃之功,以为进见之礼。”

李肃靠近低语:“功在翻手之间,公不肯为耳。若杀丁原,引军归董卓,莫大 之功也!但事不宜迟,在于速决。”

吕布沉吟良久,说:“此事容某再思量思量,兄暂且先回,未免为人所见。不 论事谐与否,明日都去董公处投降。”

李肃不便相催,就回城告之董卓,董卓自是满心欢喜。而吕布则陷入了激烈的 思想斗争之中,虽说丁原与自己之间一直都非真心相待,但毕竟是义父,杀他岂不 为世人所不齿。可是若不杀,董卓那能否重用?何况丁原不是一直抑制自己的势力 发展吗?身怀绝技的自己却总是以主簿的身份临战统军,手下八健将及高顺等人却 在军中身居显职,领兵作战,若不是他们倾心于自己,恐怕早就不再侍奉自己为主 了。丁原的猜忌,弃之而去尚可,但杀之却稍微过分。

吕布就这样思来想去,直到二更时分,吕布才打定主意,杀了丁原。随即召集 军士,言明自己欲投董卓。吕布平日待军士不错,而且士卒多仰慕飞将威名,况且 素日八健将在军中广施恩惠,臧霸等人一宣誓效忠,军士哪有不从的?

吕布约束将士,第二天就拿着丁原首级率军投了董卓。董卓立即拜吕布为骑都 尉,随侍左右。李肃本以为说降吕布大功一件,不想董卓既不封赏也不褒奖,心中 难免恨恨。

西凉和并州军合并,董卓实力大增,不等张济援军,直接将大军开到了洛阳城 外。何太后与少帝立即召集大臣商议,卢植等宿将老臣认为应将董卓叛反之罪告之 天下,号天下共击之。

董旻等亲董派则竭力反对,认为董卓一心为国,前事皆为误会,提议和平商谈。

卫宁忖度再三,为免董卓狗急跳墙,决定暂时和为贵。“太后、陛下,臣以为 和谈为上,臣愿意入董营一探究竟。”

“太傅乃国之栋梁,怎能亲入险地?此事还是再做计较为好。”太后否决了卫 宁孤身犯险的提议。

但卫宁力争,太后无法,只好同意他去西凉营中商谈。散朝,卫宁、曹操、拂 勒和袁绍四人结伴同归。

“仲道,你欲如何?”袁绍问道。

卫宁望着天边的云霞,叹道:“此乃天欲如何,而非我欲如何!”

曹操和袁绍唏嘘不已,拂勒接茬道:“老二,你去董营,也没有把握劝他退回 西凉?”

卫宁摇首不语,袁绍捻须吟思,说:“既如此,不若从卢尚书议,号天下共讨 董卓。董卓并丁原,虽两万之众,但粮草无多。而京中可靠之军力三万,足矣!”

曹操大摇其手,说:“京中尚有董旻等心怀叵测之人,真到了兵戎相见之时, 恐怕洛阳必将不攻自破。”

四人无语,形势变化之快,已远超想象。其中卫宁是最为忧烦的,自进京以来, 处心积虑,除贼卫国。不想汉室多难,荆棘满途,豺狼环视。如今军势强大的西凉 又得到了吕布这员无双悍将,恐怕……

卫宁整理了下心情,独自一人坐车到了西凉营中。西凉文武皆在,董卓高坐帅 位,吕布侍奉一旁。

“卫太傅,何事至此呀?前些日子,拜您所赐,得回西凉,尚未相谢。今日太 傅亲临,自当好生感谢。”董卓想起被卫宁设计,灰头土脸差点跑回西凉的事,直 恨得牙痒痒。

武将们都对卫宁怒目而视,他却自如扫描了一圈后将意味深长的眼神停在了威 武雄壮的吕布身上,半晌才转向董卓,说:“董大人,当日误会一场,何必念念不 忘呢?此次前来,不为国事,只为将军!”

“太傅不高坐庙堂,跑来这军营之中,闲扯我家主公之事,未免可笑。”李儒 争锋相对。

“董大人集精兵于此,天下能不以将军为谋逆乎?若有义士振臂高呼,恐将军 身死名裂就在旦夕。”

吕布打量着眼前这位世之英杰,前日阵上相隔甚远,看不仔细,如今近看,果 真是风流儿郎,颇为倾赏。可旁人却无这番心思,都怒不可言,甚至拔刀相向,恨 不得将其生撕活裂。

卫宁仰天大笑,倒是令人不知何意,董卓摆手示意众人冷静,便要一问究竟。

到底卫宁能否鼓动如簧之舌,劝退西凉军,请看下回——《文和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