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十八年,李隆基以裴光庭为宰相兼礼部尚书。在此之前,吏部挑选官员时,只看一个人的能力,而不看这个人的资历。如果一个人真有本事,吏部可以进行超级提拔使用。而那些没有本事的官吏,就得不到提拔,只能在下面碌碌无为的一辈子。有些官吏,因为没有才能,为官二十多年也得不到升迁。而裴光庭任礼部尚书后,改变了这种选拔官吏的方法,开始按官吏的资格和任职年限,对官吏们进行升迁,不论官员有没有才能,只要当官到了一定的年限,就进行升级,但对有才能的官吏,却不能进行越级提拔。所有的官员,只要不是犯了罪的,都只有升官而没有降职。那些平庸无能的官员,对裴光庭的做法十分欢迎,而那些有才能的官员,都对他十分不满。裴光庭的这一做法,使唐朝的大批官员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为大唐王朝造就了大批的昏庸官吏。
开元二十一年,李隆基任命韩休为宰相。韩休为人正直,不贪恋财物,也不喜欢沽名钓誉。韩休作了宰相后,在百官中有着比较高的威望。对李隆基不正确的做法,他敢于及时进谏。李隆基也有些害怕他,每当他自己有了小过错,总是悄悄问身边的人:“韩休知道这件事吗?”而常常是他的话音刚落,韩休的进谏书就到了。李隆基接到韩休的进谏书,时常对着镜子闷闷不乐。李隆基身边的人就对他说:“自从韩休当了宰相,陛下时常闷闷不乐。陛下比以前消瘦多了,也劳累多了。陛下,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将韩休罢官赶走呢?”李隆基说:“韩休做宰相,我虽然脸面上瘦了,但天下的百姓却是富足了,国家安定了。萧嵩上奏事情,常常顺着我的心意,从来不反驳我,但他走了以后,我常常是不放心。韩休上奏事情,常常当面与我争论,但他走了以后,我睡觉睡得踏实。我任命韩休做宰相,是为了江山社稷,不是为了我自己的身体。”
萧嵩是当时的另一个宰相,他做宰相的资格比韩休老。当初,裴光庭死后,李隆基就问萧嵩,谁可以代替裴光庭。萧嵩和右散骑常侍王丘善的关系密切,就想推荐他做宰相。王丘善听说后,坚决不同意,而是让给右丞韩休。萧嵩认为,韩休甘于淡泊,权力欲望不强,容易被自己控制,就向李隆基推荐了他。但他万万没有想到,韩休当了宰相后,处理事情十分公正有主见,从不受萧嵩的摆布,萧嵩就渐渐开始厌恶他了。韩休经常与萧嵩在李隆基面前争论,并当面对萧嵩的错误进行驳斥,让萧嵩下不了台。李隆基看了,感到很不高兴,觉着韩休做得有些太过分了。萧嵩也向李隆基请求辞职,要回家养老。李隆基说:“我还没有厌倦你,你为什么就这样急着离去?”萧嵩就哭着说,他不能再与与韩休在一起。李隆基看了萧嵩这幅可怜巴巴的样子,就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将萧嵩由右宰相罢为左宰相,韩休罢为工部尚书。不久,又任命张九龄为宰相。
张九龄不仅文学素养很高,风度翩翩,气度不凡,而且为人很正直,敢于对李隆基进行直谏。
开元二十二年,有一个叫张果(八仙中的张果老)的方士,到处骗人说,自己有长生不老之术,他曾经在唐尧时做过侍中,自己现在已经有几千岁了。武则天时,朝廷曾多次请他到朝廷做官,他都没有去。恒州刺史把这件事上奏了李隆基。李隆基立即派中书舍人,带着诏书,去迎接他。等张果到了宫中,李隆基对他进行了隆重的接待,对他恩礼有加。
过了一段时间,张果坚决要求回去,李隆基就授予他银青光禄大夫,对他进行了许多赏赐。
李隆基任命张九龄为中书令,以李林甫为礼部尚书。
开元二十三年,李隆基在五风楼大开歌舞宴席,一边饮酒助兴,一边欣赏歌舞,前来观看的百姓很多,嘈杂喧哗的声音一直不停,使得乐器不能演奏。御林军们面对这种局面,不能有效制止,李隆基担心,乐工的演奏不能进行。高力士就对李隆基说,河南丞严安之为官十分严厉,百姓们都很害怕他,让他来维持秩序,一定能行。李隆基听从了高力士的建议,立即派人传旨,宣严安之到来。严安之到了以后,拿着板子,绕着场地画了一个大圈,宣布,谁要是到了圈子里面,立即斩首。百姓们知道严安之的残酷,都不敢到他画的圈子里面。于是,李隆基可以一边饮酒,一边尽情地享受歌舞了。
当时,李隆基命令周围三百里以内的刺史、县令都要率领管辖内的歌舞弹奏者,前来演出。不少刺史、县令用豪华的车子,派来了大批的歌舞着,李隆基十分高兴。
幽州节度使张守圭有军功,李隆基想任命张守圭为宰相,张九龄进谏说:“宰相,是代替天子来治理天下的,不是用来作为赏赐的。”
开元二十四年十月,李隆基带领众多人马来到了东都洛阳。他本来打算到第二年的二月,再回西都长安,但是,东都的宫中连连出现怪事,李隆基不想呆下去了,就召集宰相张九龄等,商议立即回长安。张九龄说:“现在秋收还没有结束,现在回去,会妨碍农民们收庄稼。等到了冬天,秋收结束了,再回去吧。”李隆基听了,有些不高兴。李林甫等张九龄等出去之后,对李隆基说:“长安、洛阳,就像是陛下的东西两个宫罢了,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还选什么时间。如果回去会妨碍农民的秋收,就免除沿途农民的租税就行了。我请求陛下,现在就下诏回长安。”李隆基听了非常高兴,听从了李林甫的建议,当日就开始返回长安。
之后,张九龄又几次坚持自己的意见,对李隆基进行进谏,又加上李林甫在中间挑拨离间,时间不久,李隆基就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任命李林甫为宰相。
在开元前期,李隆基先后任用姚崇、宋憬、韩休、张九龄等为宰相,李隆基自己也有进取之心治理国家,国家内部安定,经济发达,国库充足,大唐王朝又达到了一个繁荣的时期。但随着李隆基的年龄怎大,他逐渐开始贪图安乐享受,不思进取,听不进他人的进谏。自从张九龄罢相后,朝廷中的官员们再也没有敢进谏的。而任命李林甫为宰相,更是为安史之乱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