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嗣原名王训,出身于太原的名世家族王氏家中。他九岁那年,父亲王海宾在同吐蕃作战中,悲惨壮烈牺牲,李隆基很感动,给他赐名为王忠嗣,并收养在宫中,与皇子们一起接受教育。李隆基一向喜欢仪表俊美的人物,他见王忠嗣长相英俊,就说:“这个孩子有冠军侯的相貌”,预言王忠嗣长大后一定会有出息,王忠嗣长大后,果然英俊潇洒,气度不凡。他既谦虚好学,又精通武略,十八岁就从军了。王忠嗣在军队中,凭着军功,一步步提升,很快成为大唐王朝的名将。
王忠嗣任兵马使时,他侦察到吐蕃赞普,正在玉川检阅军队,就自己率领三百精锐骑兵,乘夜色突然袭击,大破土蕃军,斩首上千级,俘虏四千余人。之后,王忠嗣又因战功升为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成为威震边关的大将。开元二十六年,王忠嗣率领军队,向北攻击奚族和契丹联军,三战三捷,奚族和契丹联军一败涂地,全军覆没,契丹可汗被走投无路的自己人杀害,契丹三十六部被迫向唐军投降。
王忠嗣治军有方,攻无不克,战则必胜。但他不轻易挑起事端,尽力保持边境的安定。他沿着边境筑了不少军事城堡,巩固了大唐的边防。他精通兵法,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平时注重对士卒的训练,让他们在每一支箭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养成了士卒爱惜兵器的习惯,大大减少了武器的浪费,使他统率的部队,武器装备始终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他善于培养和提拔人才,哥舒翰、李光弼、郭子仪、李晟,都曾是他的部下。
他意识到吐蕃骑兵的威胁,就想法把吐蕃的良马弄过来。在边境贸易中,他故意出高价购买良马,引得胡人纷纷将良马卖给唐军。这些良马经过严格的训练,提高了他的骑兵的战斗力。王忠嗣的部队无敌于天下。天宝元年,唐军与吐蕃开战,李隆基命令王忠嗣攻占石堡城,王忠嗣对此不同意,他说:“石堡城城防坚固,吐蕃部队重兵守卫。要攻下石堡城,肯定要牺牲数万士兵的生命,这是得不偿失的事,不如等待机会,再进行作战。”李隆基对王忠嗣的态度十分不满。天宝六年,董延光自己主动请求攻打石堡城。李隆基下诏命令王忠嗣派兵帮助他,王忠嗣没有办法,接受了命令,但却不满足董延光的要求,董延光十分怨恨他。河西兵马使李光弼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就劝说王忠嗣,“大人因为爱惜士兵的生命,不想让董延光成功。但夺取石堡城是皇上的主意,董延光如果失败,一定会归罪于大人。大人现在财库充盈,为什么不用几万匹帛,去封住董延光的谗言呢?”。王忠嗣回答:“用几万士兵来换一座没有多少用处的石堡城,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并且,有了石堡城,不足以用来制服敌人,失去了石堡城,也不会对国家造成多大的危害。我不愿意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而去牺牲几万人的性命。我就是受到皇上的责罚,被贬成小官,发配到荒凉之地,我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主意。”董延光攻不下石堡城,就向朝廷告发王忠嗣,说王忠嗣破坏他的计划,李隆基十分生气。
当时,朝野中有绝大多数有威望的大臣,有的被李林甫整掉,有的投靠了李林甫。王忠嗣在朝野中的威望很高,且对李林甫也不怎么买账。因此,李林甫一向嫉恨王忠嗣,他唆使济阳别驾魏林诬告王忠嗣,说王忠嗣曾经说过:“我与太子一起长大,与太子的关系密切。”诬陷王忠嗣硕果,想用自己的部队,拥戴太子登位。李隆基最大的心病,就是怕别人抢走他的皇位。他听了这些诬告,立即下诏,宣王忠嗣入朝,命令三司对王忠嗣进行审讯。
李隆基听说哥书翰是一位有能力的将军,就下旨召哥书翰进京,在华清池接见了他,与他进行了长谈。交谈之后,李隆基十分高兴,下旨任命哥书翰为陇右节度使,
审讯王忠嗣的结果很快出来了,说王忠嗣与太子有联络,图谋不轨。但这一次,李隆基对自己的儿子并不糊涂,他说:“朕的儿子居住在深宫,怎么会同外边有联系,这一定是不实之言。只处理王忠嗣阻挠军队进攻之事。”结果,王忠嗣因为阻挠军队进攻,被处以死刑。
在哥舒翰来京城之前,有人劝他多带金帛去救王忠嗣,哥舒翰说:“如果朝廷中还有正气,王公一定不会冤死;如果朝廷中没有了正气,再多的贿赂也没有用处。”他只带一个包裹上路了。他听说王忠嗣将要被处死,见到了李隆基后,他就竭力为王忠嗣辩解,说王忠嗣是冤枉的,请求用自己的官爵为王忠嗣赎罪。李隆基起身离去,他就跟在后边不停地叩头,一边慷慨陈词,一边流泪。李隆基终于醒悟过来了,将王忠嗣贬为汉阳太守。天宝七年,又改为汉东郡太守,天宝八年,王忠嗣郁郁而终,唐朝最杰出的将领之一就这样含冤死去,年仅四十四岁。
自唐朝建立以来,边关的元帅都是用的忠厚名臣。边关的元帅们,也不在一个地方长久任职,而是经常调换。一些功劳显著的边帅,往往也会到朝廷之中担任宰相,而朝廷的大员们,不兼任节度使。但到了开元中期,这些做法都被李林甫改变了,边关的元帅可以在一个地方长期统帅军队,像安禄山,就在一个地方为官三十多年。朝廷中的大员也挂上了节度使之名。李林甫为了独揽大权,杜绝边关元帅入朝为宰相的路子,就向李隆基提出:“文臣们都怕死,作战时,不敢拼死向前。不如任用胡人,胡人们作战勇敢,不怕死,并且,他们又不结党营私。如果陛下能诚心对待他们,他们一定为朝廷以死尽忠。”李隆基听了很高兴,采纳了李林甫的建议,开始重用安禄山。各地的节度使也都任用少数民族出身的将领,朝廷的精兵都守在了边关,并且大部分都在北方,而内地却没有军队,形成了外强中干的局面。最终为安禄山叛变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