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于是起身拜了两拜,然后说:“臣此身已经交付给国家,必将直言不讳,不敢有所欺隐。但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
太宗问:“忠、良有差异吗?”
魏徵曰:“良臣不仅可以自身获得美名,还能使君主受到万世景仰。自己的子孙世代相传,享受荣华,福禄无疆。而忠臣却不仅令自己和家人死于非命,还令君主背上杀直臣的恶名,家国并丧。单单有个好名声而已。以此对比而言,相差实在太远了。”
太宗领会了魏徵的意思,点点头说道:“爱卿不要违背今日的话,朕一定不忘为国家社稷大计着想。”之后赐给魏徵二百匹绢。
忠臣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上的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概念,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主张和理解。老子认为,“国家昏乱有忠臣”,只有暴君在位才会产生忠臣,忠臣具体指比干之类因强谏而被杀、进而彰显了时君之恶的人物。韩非子基本跟从老子的思想,并发挥到法家的君臣关系理论。儒家的理论则强调“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忠臣和良臣(贤臣)是有区别的。大臣有义务匡正君主的失误,但良臣遇到明君则仍为良臣,若遇到昏君则只好成为忠臣了。
魏徵不愿做一个陷君于恶名的忠臣,他决心做好一个良臣。这一方面是因为他已经不能成为忠臣了,但更重要的是魏徵希望辅佐太宗成为一代明君,建设理想中的国家,开创一个辉煌的时代,自然就要把自己定位为良臣,而且是一位敢于直言的良臣。
另外,魏徵做这样的定位,不仅与他自身的性格、经历有关,还由于他对太宗有充分的了解。首先,魏徵明白太宗有自信,可以容下他这原太子的旧臣。更是因为他是太子旧臣,太宗为了表示宽大为怀,对他的进谏反而会有所优容,不会轻易龙颜大怒。其次,魏徵对自己的治国理念、政治修养很有信心,他明白太宗以藩王即位,对于如何治理国家不熟悉,需要像他这样的人才,他的意见是会被采纳的。凡此种种,使魏徵最终选择了为太宗“人镜”这一谏诤之路,历史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