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太宗拔刀为哪般?
伤感总归伤感,作为一个帝王,太宗明白,储位不能长久空虚。为今之计,只有早定接班人,才有利于局势的稳定。
这天,太宗就召集群臣商议。
“众位爱卿,太子为国之根本,如今储位空虚,于国家安定十分不利。朕今天召集你们,就是为了选立太子一事。”其实太宗心中早已经属意魏王,承乾事败之后,太宗还当面答应立他为太子。可是太宗首先想看看朝中大臣的意见。
“臣请立魏王。”刘洎首先说。
“臣也赞成立魏王。”岑文本也随后说道。刘、岑二人都是当时宰相。
太宗听得此言,心中很高兴,不过他还是沉住气,示意更多的人发表意见。
“臣以为应立晋王。”说话的人正是长孙无忌。晋王是太宗的第九子,也是他跟长孙皇后的第三子。
“臣赞同长孙大人的建议。”谏议大夫褚遂良坚决站在长孙无忌一边。
太宗不由得一愣。事先长孙无忌并没有跟他提过晋王的事情,自己将精力都放在了魏王身上,现在才猛然想到与皇后还有一子。太宗定下神来,看看刘、岑,又看看长孙无忌,微微点点头,似有所悟,随即说道:“都先下去吧,改日再议。”
群臣都退了出去,太宗内心却是思绪翻滚,此事已经不是选太子那么单纯了。朝中群臣看来已经各为朋党,支持一方,并非只是意见不合而已。刘洎、岑文本,还有已经秘密上书劝立魏王的给事中崔仁师都是魏王党。而马周与刘洎一向关系不错,很可能也是支持魏王的。这明显都是一般地主出身的人。另一边,长孙无忌与褚遂良等人则是支持晋王的,当然代表的是关陇贵族。太宗思及此,心中暗道,这绝不是偶然啊,我最初的苦心经营还是失败了。
回想贞观十二年(638),自己下令修改刚刚撰好的《氏族志》,将皇族与后族分列一、二等,而将山东士族崔民由一等降到了三等。当时许多人都以为这是在打击山东士族的势力。不能否认,自己是有这样的意图,不过最根本的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以皇家外戚,即以前的关陇贵族的主要家族为轴心,同时团结在朝各种力量,让它慢慢地成为一个坚强、巩固的团体,来扩大统治集团的基础,使国家能更加稳定。也正是因为如此,自己才拔擢了一般地主出身的人当宰相,希望改变高祖在位的时候偏重关陇贵族的局面。
可是社会风气却不随着自己的意愿改变,许多当朝名臣还是乐于跟山东士族结亲,皇族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提高多少,权威无法树立,新集团的形成就更别提了。想到此处,太宗叹了口气,社会风尚的阻力真是大啊!
其实太宗自己没有发现,这个努力的失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太宗的心中,同样有很深的门阀观念。因此,他虽然拔擢了不少山东和其他地区的寒族或一般地主作宰相、大臣,但却很少与他们通婚。王妃或是主婿,都取自勋贵名臣家,大部分仍是关陇贵族子弟,还有一部分南朝、突厥的贵族。主婿之中,除了魏徵的儿子,没有一个是一般地主出身的大臣的子弟。所以统治圈子实际并没有扩大多少,关陇贵族与一般地主的矛盾与差异仍然存在。
这次决定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实际上就反映出一般地主与关陇贵族之间的矛盾。太宗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如此忧心忡忡,拿不定主意。可惜的是,皇后不在了,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也许她还在的话,承乾根本就不会走上如今的道路。失去了长孙皇后,太宗才更加意识到她对自己有多么重要,原来自己一直依赖着她啊。
想到皇后,太宗自然又想到长孙无忌。此人一直是自己的心腹,自己也从来没把他当外人,可是这回这么大的事情,他怎么事先没有说一声,给自己来了一个措手不及。
正想到这儿,有人来报,说魏王求见。
太宗略一沉吟,“让他进来吧。”
“参见父皇!”魏王当然已经知道了朝堂上的争论。
“坐下吧。”太宗看见魏王,心情好了不少。
“父皇一定要保重身体,儿臣看您很疲倦。”
“近日朝廷内外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朕是有些心力交瘁。”
“儿臣很想为父皇分忧,又担心自己能力不济。”
“父皇何尝不想,可是……朝中的事,没那么简单。”太宗自然明白魏王话中的意思。
魏王听了,投到太宗怀中,说:“有父皇这话,儿臣觉得像重生了一样,今日仿佛才真正成了陛下的儿子。儿臣不会让父皇为难的。儿臣有一个儿子,身死之日,当为父皇杀之,传位晋王。”
太宗闻得此话,甚是怜惜魏王,摸了摸他,说:“难得你有这份儿心啊,朕明日再与群臣商议。”
“谢父皇!”魏王高兴地说。
与此同时,长孙无忌府中。
“皇上会改变决定吗?我看他确实很喜欢魏王。”说话的人是褚遂良。他虽然出自江南高门,但政治上却是站在关陇贵族一边的,是长孙无忌最得力的助手。
“我想最终会的。”长孙无忌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皇上虽然任用了不少一般家族出身的人,可是对他们还只是利用,并不是从心里信任。像魏徵那样忠直的人,皇上还不是怀疑?到头了,皇上还是会选择依靠关陇的人的。”
“若是咱们早点准备,站在魏王一边,就不会有今日的纷争了。刘洎那一伙人行动很快,一看皇上偏爱魏王,就马上靠了过去。我们也只有支持晋王了。”褚遂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