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劝学网
主页 民歌 民乐 戏曲 外国 校园 日语 怀旧 联唱 知识
王洛宾

王洛宾 当今在中国大陆被尊称为“西北民歌之父”的民族音乐家王洛宾,一生编曲作词接近千首。他的作品之中,例如《掀起你的盖头来》、《青春舞曲》、《马车夫之歌》、《哪里来的骆驼队》、《达坂城的姑娘》……几乎是每一个中国人多少能够唱出来的歌曲。而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更是人人知晓,至今流传。一般人只知道这是边疆民歌,却不知词曲背后另有故事。

我国著名作曲家、艺术家、原军区歌舞团艺术顾问、离休干部王洛宾同志, 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96年3月14日在军区总医院逝世。

王洛宾同志,男,汉族,北京市人,1913年12月出生,1934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 1937年11月在山西参加由丁玲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 ,后受西北战地服务团委派,前往兰州等地做唤起民众的工作。1938年5月在兰州参加“西北战剧团”,进行抗日救亡宣传。1941年因被怀疑是“共党分子”被捕入狱,受严刑拷打,1944年出狱,在青海任中学教员。1949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部队进入新疆,任职于新疆军区政治部歌舞团。因兰州抗战剧团是从属当时“国军”的,被指控为马步芳的音乐教官,1960年被捕入狱,长达15年,1975年出狱,到处流浪打工,1979年平反。任职于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创作组,1988年6月离职休养(艺术一级,文艺六级)。1988年9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奖章。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病逝于乌鲁木齐。

王洛宾同志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的音乐艺术家。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他毅然奔赴抗日前线,几次参加抗日宣传组织,积极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他用满腔的爱国热情,先后创作了《老乡,上战场》、《洗衣歌》、《风凌渡的歌声》、《奴隶之爱》等大量抗日歌曲,唱遍华北前线,鼓舞了许多的有志青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全国解放以后,他又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创作了《萨拉姆毛主席》、《社会主义光芒照在我老汉的心坎上》、《亚克西》等100多首歌颂党和社会主义的歌曲,在整个新疆乃至全国广为传唱,鼓舞着各族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获新生的王洛宾又积极投身于音乐创作,并以惊人的速度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带血的项链》、《托木尔的百灵》、《奴隶的爱情》等3部歌剧的音乐创作。其中以反映哈萨克族生活为题材的《带血的项链》,于1981年在北京参加全国会演,荣获二等奖。

王洛宾同志为传播和发展祖国的西部民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早在30年代,王洛宾还未进入新疆,就已经开始了对新疆民歌的收集整理,第一个把新疆民歌传入内地。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他的足迹遍布大西北,先后收集整理、改编翻译了十几个民族的700多首民歌, 并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西部特色的优秀民歌,先后出版了8部歌曲集, 使中国的西部民歌不仅流传全国,而且传遍了全世界。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汗》、《都达尔和玛利亚》、《青春舞曲》等歌曲,至今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中广为传唱。 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和《半个月亮爬上来》被选录入《 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著作》。《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还被世界著名歌唱家保罗 .罗伯逊,卡雷拉斯等人作为保留曲目唱遍全世界,被享誊全球的巴黎音乐学院编入音乐教材,并于1992年10月荣获国务院文化部和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奖”。

王洛宾同志毕生致力于祖国的民族音乐事业。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年中,还多次应邀赴美国、新加坡、以及我国的台湾省和香港等地,举办音乐会,进行讲学活动。 1995年3月进行胆管癌切除手术之后,他仍然不顾年迈多病,以顽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 先后6次外出参加国内外有关文化交流活动,并于1995年6月赴北京出席了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的《王洛宾艺术生涯60周年文艺晚会》。他热爱祖国,热爱军队,热爱民族音乐。无论走到哪里他都牢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一名普通的中国西部军人。他总是怀着对伟大祖国深切的爱,用音乐向世界展示可爱的祖国,积极向世界介绍祖国的民族音乐艺术,为促进中外音乐艺术的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王洛宾同志是享誊国内外的杰出音乐艺术家。他倾注毕生精力,搜集整理和创作了 1000多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不少作品已成为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经典之作,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 的文化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