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有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坤卦文言。亦犹乾之文言。以辞有末尽。义有末达者。乃申述之于文言也。凡天下之文者。皆由交错而成。如日月绚采。云霞成文。风水摇波。鱼龙曼衍。花木扶疏。红紫缤纷。山泉坟流。瀑布映照。莫不以色为美。以光为耀。错杂交互。织成斑斓。是曰文也。由交得之。而易则尤文之着者。以气之往来。数之消息。参伍以变。错综为用。故名曰爻。爻亦交也。
文之所名。即由爻来。爻以交互。文以经纬。莫不依往复之道。顺消息之机。极参伍之方。索错综之事。以见其得失。明其吉凶。察其去来。辨其常变。是曰格物而致知也。文、物也。文言、格物之事也。卦也。爻也。皆物、亦皆文。观象玩占。则格致之所尚也。故象不明。求之辞。辞不达。求之释文。释文不尽。求之文言。文言之外。尚有传序诸篇。以为指示之本。而作申引之资者也。故文言之义。虽见于前。今复重述之。为告学者之所必研究也。夫坤卦见于象。意载于辞。而今文言所论者。亦不外辞之旨趣。象之推演耳。故曰坤至柔而动刚。至静而德方云云。皆本原辞之义者也。所宜注意者。则其文字之轻重。而衍述之先后也。盖坤、阴也。柔也。静也。后也。顺也。而其为用。则阳也。刚也。方也。常也。有所后也。有所成其终也。体用不同。本末异趣。何也。则由坤之用、乃承乾也。故柔而动反刚。至静而行反方。以后而得主有常。以顺而随天时行。以无成而有终。以牝马而匹乎龙。以在地而承天。以处下而主乎中宫。则其德之显也。皆与乾将毋同也。斯可见用成于相交。不争而有功。德成于得位。不强而莫与雄。道成于安贞。有其内而推及于无穷也。故坤象本不用。而以乾用。本不动而依乾动。不先不争。故成其德。而得其时。不失其位。而行无不宜。此卦爻之以象为体。不见其用。不知其动。必由辞始得之。而明揭于文言也。不然。六爻纯阴。六位纯静。至柔为本。至顺以听。则将奚为。而见其所成也。而不知天下之静者。必为至动。至顺者。必为至劲。柔者必刚。让者必得。与者必取。内圆者外方。无先者有守。不争者有常。此理之自然。数之所将也唯坤同之。故体阴而用阳。无阳则无用无动。坤之用阳。乃道之大则也。乾以坤为用。坤以乾成用。此交利之正也。故为天地覆载之功。
坤卦六爻均阴。亦自初息始。如乾之阳出于地中也。阴自下。阳自上。本相对。如一年春夏与秋冬。一日早午与昏夜。各有始终。而成往复之数。坤卦虽自下爻始。以阴气言。则自天下也。然卦爻皆以下为初。故坤之起初爻、亦同乾。而其时位不同也。阴之初凝。即阳之已亢。阳极生阴也。初六爻辞曰、履霜坚冰至。以见气至成象。象见成用。凡始必微。其来也大。以履霜之初。知坚冰之至。此在乎辨象之早也。其气自上而下。其行至顺。其来虽渐。而其降必不可阻。如自高而卑。其势易也。故履霜之微。即可见坚冰之厉也。凡善之积也如登。恶之积也如崩。阴之行也以降。阳之行也以升。故履霜坚冰。其始终之速。犹为恶者之积咎也。为善得福。必因其功。为恶得祸。必因其过。善者有余庆。不善者有余殃。气之所至。象乃昭彰。阴之初凝。其兆已见。则其为害。正如不善之积也。以其趋下之势骤也。故文言申明其义。垂为人道之戒也。夫坤之行也至顺。其达也至易。则事之所同者。正同于恶积成殃。恶之为殃。亦非一时所致。必因细而大。因微而着。有其因。必得其果。发于未。必摇其本。为其势之至易也。事之至顺也。如有不忠细也。而弑君大矣。子有不孝、未也。而弑父本矣。以初时一言之忤。一行之悖。而其终也。弑父弑君。岂非积于习。而成于渐哉。而人輙不早辨之者何哉。不知其势至易。而事至顺也。夫恶行祸殃。在道为逆。在数为难。而曰至顺至易者。指其气之至也。明其因果之必来也。故曰顺曰易也。以阴气易降难升。因果之应。顺而不逆。如为恶之细微。而成过之必大而着也。唯君子鉴此知彼。不以小而忽之。
不以戏而狎之。不以无知而宽假之。不以姑息而放任之。为其善之不易积。而恶易成。为其庆之不易逢。而殃易见。故于阴气初凝之始。履霜而畏坚冰之寒。则戒于恶念乍生之时。不孝不忠。而惧弑父弑君之祸。其道皆逆。则其行也反顺。其数皆难。则其成也反易。故见微知着。见小知钜。因坤之初六。而谨于人道之始也。夫人道不外善恶。人行不外伦常。以生为生。必因于阳,以情复生。必本善良。以升为亲上。而积德是亟。成道是望。故畏于阴之初凝。气之始降天地将否。善人斯丧。恶行乃张。祸殃乃彰。乃失纲维。乃溃堤防。斯人道之绝灭。而天理之危亡。徒阴不足以生长。徒恶乃足以自戕。观乎天地之令。而檩檩于冰霜。辨于秋冬之日。而亟亟于收藏。以知渐之足贵。而思患于预防。以见几之不俟。而戒慎于亳芒。此君子成德之志。亦圣人立教之方。虽切切于祸福。实谆谆于纲常。为人之称三才将并覆载之德。则鉴于天地之亏。必有挽拔之力。为人道建其本。为世事立其极。斯所谓应变以常。而称之有物有则也。
文言多为人道言。为示教也。所述六爻之辞皆重在人事。以明圣人演易本旨。然象辞本同旨。卦爻所指。亦言其意。文辞所述。亦依爻位而定所宜。如坤卦以顺为本。以后为正。以静为德。以柔为道。而所成则同于乾也。坤六二爻文言亦明此义。以二爻为正位。而能配乾。内正乎位。外行乎时。道合于乾。而德不孤。故有直方大之称也。直以正位。方以宜时。正内则敬。宜时则义。内有其敬。外着其义。是曰全德。以同于乾。故曰不孤。道行天下。德并不见。故曰大。前言大者、乾之称也。唯坤克承乾。故曰大焉。由其正位而不自逸。宜时而利于物。其德乃大。其气乃盛。以行而不争于乾。至而不负于乾。始终相合。行止相偕。相得益彰。为上所重、为主所倚。无所陵逼。则功高不忌。无所诽谤。则德至不谗。故其行也。无见疑矣。为其不失敬义。成其直方之名。有其功德。成其大。虽不相习。亦不疑。以其无不利也。言于己于物。于上于下。无不利也。所谓不习者。在一己言自诚也。在对人言不狎也。自诚则能信于外。不狎则犯于人。故曰不习无不利。夫人之不克诚者。必赖于习。以求其信。不立德者。必恃其习。以求其近。唯君子不在是中求之。为其自正以敬。宜时以义。同上以成德。利物以成大。不待习而自信。故所行不疑也。此疑字、恰与上六之疑字同义。皆指乾也。坤道本无所行。而行也必承乾。若为乾所疑。则其行也、必有害。以不合德。则相猜忌。而必战争。战争则皆毁败。将何所成。恃宠则骄。恃功则逼。恃势则陵。恃德则妬。凡有所恃。必生猜疑。利反为害。福反为祸。虽日习近。愈见其恶矣。六二之不疑者、为能敬义也。守位不越分、谓之敬。行时不先主、谓之义。此直方大之所以名也。故不待习。而亲信自加。不待求。而行无不利也。斯君子之行也。直方大者、德之至也。道之至也。有柔有刚。能内能外。有功有用。宜上宜下。故曰成德之士。至诚之喻也。唯坤六二当之。故不习而过于习也。尚何疑乎。
坤之德用以顺承为本。爻位之能合乾者。其功必显。其道必大。在六二之直方大、足以见之。以六二之当位。为克配乾九五之德。故为坤之至德大用。而成一切德用也。至六三则异其地。殊其时。其道同、而德不同。其本一用异。则位为之也。数为之也。然卦有定也。体之所不易者。虽异地殊者。不求其先可也。必固其守。是乃分所宜然。六三之道。以阴行阳。而不得忘其阴。以地承天也。以臣事君也。以妻随夫也。皆以坤之本分。而乐得其用也。故在坤辞曰先迷失道。后顺得常。以坤道不可先也。而六三尤可徵矣。阴虽有美。不宜显也。故贵在含弘。含章可贞。坤之德也。为应乾而成贞。交乾而成章。含章则美内蕴。可贞则功外成。可者克也。有功也。而宜于从人。以含章系自充其中。可贞系成人之美。于己不得言功。于物不得弃用。则功成者、人之有也。名贵而不自居。用大而不自主。乃坤之道。弗敢先也。故宜从王事。以弗敢成功自恃也。如人臣虽功高、不越其君。人妇虽德盛、不陵其夫。以顺为正。正所以成其用也。臣若欺君。功反为罪。妇若欺夫。德反为恶。何成之有。故不得以自成功德为功德也。贵乎含章可贞之道也。斯道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以顺承而致其用。勿先而有后。勿始而有终。虽无成而代成。则德用之者。亦非由其着也。功高而归其上。德成而服其分。此功德不求自至。而无猜疑之虞。不居自大。而无迷失之害也。为坤六三之本地道无成。而代乾有终也。乾虽有始。必资坤为之终。乾虽大生。必资坤为之成。则坤之生成。乾之生成也。坤之始终。乾之始终也。功用皆乾所有。而坤顺承之以为用。故曰后顺得常。得其所得。不求自达矣。此阴之为德有异乎阳。而六三之为用。有殊于六二也。何哉三爻以阳数。而居内卦之终也。内卦阴也。阴而从阳。数而有终含章之象。可贞之行孚于人事。乃有斯名。故文言断为妻臣之道。而知其无成代有终也。此人爻之始。人事之动。尤重在人道。贞者得之。当省所从违矣。
阴阳既判。乃有分合。分合者、万物生化之所由也。天地以交而万物生。以变而万物化。交变者气数所不能免。此万物生化之无已也。坤以阴而主地。代乾而始终。代天而生成。则其气之所至。恒与乾分合。不能自止。与乾合。则胭縕而为生成。与乾分。则闭塞而为毁败。视时而异。因地而殊。故坤无自生自成之功。必待交合。而后见其生成也。苟不交合。气阻于中。形坏于外。精神流散万物皆灰。则天地绝其生机。草木同归泥涂。是曰否象。乾坤同寂。数之极也。时之穷也。数之极也。时之穷也。地之陷灭也。故坤卦六爻。备生灭之用。赅通塞之道。而莫不缘于气之分合。数之奇偶也。时与地之所为也。六四爻为外卦之始。即乾气之穷。以阴行阴。气否道塞。为非时之数。有闭藏之形。居外而不能远。望内而不能中。阴降而日暮途穷。阳飞而路赊辙反。分驶背驰。德不相成、用不相及。为人事之错逆。当天地之闭藏。是在象曰穷。在道曰隐。在事曰不用。在物曰收藏深密。以顺时为德。毋自暴也。故文言日、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以见君子出处必有时。作息必有方。而上应天地。下察草木。或动或静。或语或默。各有数也。用时则用。隐时则隐。不敢违时。以招毁誉。故慎言行。审出处。知分善守。以固其中。顺数有常。以绝其害。此象辞之为括囊。而不于咎誉也。为其能谨耳。夫六三之位。以交犹可用。只不可先耳。六四则不交。不通不用。不独不先。且不宜有为。故唯自返。以深密自保。不复为咎誉之谋。而防之唯谨。守之弥固。比之括囊。以隐为故。不显其德。不徵于物之遇。不图于数之裕。故宁无闻。不希于誉。故宁无成。不罹于咎。此顺时之哲。有所深虑善道自守。中藏永固也。故在坤道。本以安贞为吉而处六四。尤以静密为度也。天地不自见功。况人物乎。括囊者、内有所藏。外有所守。非空囊也。非徒括也。以自初六至此。气已内充。德己先成。用以累着。功以积称。而逢时之不吉。为持满之必慎。鉴见几之必早。因履霜坚冰之训。知辨别之当明。乃知急流勇退之为正。故括囊为善藏。为能有其道德。而克循乎法度。不以咎誉为怀。而亦无咎誉也。以道全则无咎。德玄则无誉。君子以贞一之道。行谨约之趣。如天地之闭。而隐遁适其序也。
坤卦有二大用。一动一静。一内一外。皆以时地为准。即爻位也。六二为坤正位。以与乾九五应也。六五亦正位以承乾。而当九二之应也。故二爻有德可称。有功业可述。而为坤之大用所见也。六五之异六二者。以非本位也。而因承乾之德。为时地之宜。亦得以大用。故六五之辞。以美称也。含弘光大之象也。天之所施者。必地之所受。坤之所成者。必乾之所为。道一而理同。德合而用充有其内、而发于外。行于表、而贯于中。此本末兼赅。体用并至之象。故称之美也。唯君子至焉。内有其善。外明其德。不忘其守。不失其位。乃能贯通一切。达于无穷。故曰黄中通理。正位居体。此卦爻之德。而君子之行也。象辞曰、黄裳元吉。释曰、文在中也。今文言重申其义。则比之君子成道达德。而称为美之至也。实以坤六五一爻。为天下最大德业所见之象。六五与六二。上下相应。与乾九二九五。交错成文。交则为气之畅。错则为德之成。应则为光辉。通则为事业。在象为体用俱备。神形均全。故比之君子之德业也。黄中者、内含坤元之精也。通理者、外交乾元之文也。承乾而含之,以为文章。体坤而用之以成德业。故曰黄中通理。体用兼至也。理者体也。道之见也。文之呈也。如日月之光。有所照临也。川泉之流。有所映带也。故曰理。犹玉中文理也。人身之脉也。草木之络也。凡物莫不有其理也。天虽广。星辰不乱其行。地虽厚山泽不隔其气。以有理也。理成于自然。见者曰法度。所由来者、道也。道犹路也。故有理可循。而天下之物。莫不循之以行。以其出乎自然。达乎一切也。而因交错乃见焉。曰文曰理。皆在交错之后所见也。文者名也。理者实也。昭于万物曰文。具于一身曰理。圣人立仁义之道。而以仁义之行。必有交错。更立为礼。礼即理也。仁义体也礼用也。
仁义不可见。礼则着焉。仁义为其道。礼则德用所施焉。礼者、履也立也。利也丽也。凡有动静行止。莫不有礼。故曰礼、理也。言一切待之而理也。以交错必有理。始有条不紊。无则妄乱不复其序。故理者。自然之序也。有理始能交错。成其分合之用。无则相害相悖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由有理也。人之处世接物。莫离此理。故通理者、克成其德。遂其用也。黄中者、有其体。通理者、遂其用。黄中、谓之达道。通理、谓之成德。以黄中之义。即老氏黄庭之说。致中也。抱一也。止至善也。通理者即尧舜格于之说。用中也。成仁也。明明德也。故学者。贵格致。格致则通理也。内有其道。外致其德。体用不二。则施用不穷。道德并至。则事业立达。斯为美矣。斯为美之至也。以美之由中达外。由心以畅于四支。而发于事业。其美可谓至矣。无以加矣。由其克黄中通理也。故在占曰元吉。在辞曰文。在文言曰美皆指此也。皆以六五黄裳之德用。为坤之大用也。交错而不失其序。生成而不出其位。通天而无为。承乾而无疑。克成大用也。此君子之能以事业称美也。过此则有失矣。故六文言。明指君子之正用。而立人道之弘规。理之所名。礼之所生也。人道以礼成用。而天下以礼成治。此义申于履卦辞。可参读之。
凡极则变。变其类也。虽变而不能全变。则犹末离其类。此疑似也。积阳疑阴。非真阴也。积阴疑阳。非真阳也。以其太甚。陵夺其气也。坤之上六是也。上六阴之积也。其气已甚。乃疑于阳。疑者有数义。一为嫌疑。谓相猜忌也。一为疑似。谓相比拟也。一为疑虑。谓恍惚不定也。为疑忖。谓蒙昧不明也。皆为不和之象。有疑则必争。以气相逼。不克自已也。内存猜忌。外见携贰。彼此相嫉。利害不同。乃争战耳。故上六辞为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释文谓之道穷。文言申其义曰。阴疑于阳。阳贵阴贱。乾高坤卑。今坤上六。气拟于乾。非真乾也。乾既不受其陵。坤又不能自降乃相争矣。战之发。为阴之甚也。阴虽盛、不得过干阳。虽大不得超于阳。此天地之分也。尊卑之序也。故阴太甚。阳必与争。而后成战。战者末分胜负也。阴虽盛。不得无阳。无阳则阴不独存。以坤之承乾而后行也。今不承乾而欲亡之。是无阳也。无阳则天地灭绝。神形灰烬。故象辞虽当亡阳之际。不为无阳之名。乃假称为龙。明其有阳在也。龙阳也。而被阴迫、下战于野也。虽胜负末分。其所伤必大。故曰其血玄黄。曰血者、以阴虽变。末离其类也。何以言之。则血为有形也。阴类也。坤上六阴虽盛。然非变为阳。则虽与龙战。而仍见其血。龙无血也。以假阴为阳。牝马拟龙。则有血焉故称血。明其假龙也。虽疑于阳。非真阳也。夫血皆阴。而龙皆阳。今称血玄黄。为天地之杂。则似阳亦有血也。盖由于龙非纯阳。血为杂品。以天之气。杂地之形也。故称血玄黄。玄非血色、而杂于血。故曰天地之杂也。天之色。皆地之色也。因阴陵阳而战。战则俱伤也。虽阳有损。阴又甚焉。故玄黄。皆以血称。可见阳之所损。仍阴受之也。阴不得强于阳也。此先后之分。尊卑之序定也。坤虽有德。不先于乾。有用不过于乾。以其为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此义已见前矣。而上六重言之者、为明阴阳之异也。夫世之战争。亦类于是。必以下逼于上。逆陵于顺。邪害于正。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始启干戈。而成杀伐也。不必固执君臣之分。官民之级。但视所处之地。所行之德如何耳。坤之类阴也。阴不胜阳。则地不先天。若非坤则不限矣。故阳为上、为善、为正、为仁、为大人、为君子。所至必胜。所处必吉也。坤之上六争战。咎在阴也。阴不守其分。反逆行倒施。是以所伤大也。此文言明指其过也。嫌于无阳。亦如疑字。含数义言。为坤志亡阳。而道不得无阳也。为阴逼将无阳。而而圣人不许其亡阳。此人道济天之穷。而立辞定名之含微意也。圣人易教之旨固如是。综上所论。凡文言之旨。皆先人道。而重在以人合天地之德。其遇也退之。不及也进之。以中为本。以和为用。尤徵于坤之六爻。坤爻有当位。有不当位。有阴阳交而成文。背而为害。有顺有逆。有得有失。故于此尤详言之。以立人道轨范。而示人事从违也。故文言者、易教所见也。学者须三复焉
夫子所讲皆立教之旨。为儒救之本旨。中庸大学莫不由此推述者也。言教而治在中。言德而道在内。如黄中通理。即乾正性命也。故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此理宇一义、即大学格物之事也。格物致知。即通理也。此道功彻始终工夫。道家黄庭内景。亦指是也。得之则成黄中通理之道。失之则罹其血玄黄之灾。一在尽性。一在徇欲。君子小人之分也。
又曰、易坤卦交言之义。均不出前所讲者。而最要在文字间之命名设辞。一字一句、皆有深意。不独为释卦爻也。盖辞与象、二者相并成易。而象有所不达者、藉辞以明之。故同一字含数羲。同一语有数解。非如他经之文也。前巳略述其例。今更申明之。如用六利永贞五字。合为一语。分有三义、利贞即四德之二。永者不息也。即无疆之意。而释文以大终三字。亦有分合之异辞。以大者乾之用。终者坤之德。利贞坤之道。不息乾之行。以坤能返予乾。而并乾之故。此大终之称也。而大终恰与乾之始亨对。始对终。亨对大。文字之相匹。以示乾坤之相成也。唯乾有始亨之德。以成其乾元之用。则坤有大终之用。以见其坤元之德。二者相交以合。相配以行。故辞为明其象。而文字乃指其趣也。天地之道也。乾坤之行也。皆以合而为用。配而为功。乾主大始。坤主至终。乾以元亨。坤以利贞。天在高而地居下。天包外而地处中。故二者之道交而后成德。偶而后全用。苟失一。则有阙矣。故四德分属乾坤。而始终分诸天地。非谓必如是分也。乃先后之谓也。乾先元亨。坤先利贞。乾以始始。坤以终终。乾为之先。坤为之后。乾为之刚。坤为之柔。其气然也。故辞义必有重轻也。而合则对言。分则独言。凡文字之合成文者、皆与对卦相交之用所见也。若一字一义。则其本卦之德也。盖卦不孤用。辞不单举。合中有分。分外有合。果寻绎之。可以知矣。文字唯易最精最简。而含意决非浅单者。必尽纵横之用。方通常变之规。故辞者如有所指。而不离象。象亦以交错为用。变化为德。苟不求其通。则滞于现象。而无以得其神妙矣。于辞则尤要也。因今人以辞释象。往往就一义而判全局。执一语而遗他方。非窒即昏。非误即脱。宜乎不足以窥天地之秘。解数命之神也。今因释坤文言。特复揭出。以为学者告。俾知所留意焉。
又曰、乾坤二卦讲义详于各卦、除在二卦沟义外。各卦尚时时引及二卦者。亦为讲明,二卦之用。因全易各卦。无不出于乾坤也。故在各卦讲义。有关乾坤处。仍当会通参考。以见易道之太。易教之广。而其源本。仍归于一也。传所谓乾坤为易门户、即此意。吾人读易。必先明此旨。虽六十四卦。各具其用。而无不溯源推本干乾坤。因各卦爻不离组成。即乾坤本体。如人身百骸。虽各不同。而莫不因气血以生以存。以动以用。气血亦如卦之也。一阴一阳。互为其根。而性命主之。性命则乾坤之元也。故合全易。正如人全体。生则同生。化则同化。生化虽万变。而本来无二象。此所谓太极。是也。太极以乾坤成用。人物以阴阳成形。此天地生成之道。而一身所包者亦如是。读易必先近譬于己身。方知全易之用。方明乾坤之道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