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雅说 题解


一、小雅与《金刚经》的渊源

80年代初,小雅考入重点中学时,大哥见我的字迹太难看,根本配不上重点二字,暑假中便强令我练字。大哥深知我字不好的原因,是不喜欢看字帖临摹,闭门造车。而这一次却惊奇地发现我,对着字帖看了很久,脸有喜色地提醒我说,看一会贴之后,就要用手比划临摹。

我告诉大哥,并不是在看书法,而是在看字帖中的文章,并反问大哥说,你难道没有看出这篇文章很特殊吗?当时放在小雅面前的正是赵孟頫的《金刚经》。那时不象现在,原文的下面是注解、译文等。当时,不仅没有注释,连标点符号也没有一个,而刚进初中的小雅,却对这本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一直都没有放下过。

成人之后,当看到慧能一字不识,无意间听他人念诵“因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心下大悟,虽然有许多人不信这样的传说,但小雅却是心有窃窃焉。生在破四旧的年代,不能象慧能一下去黄梅求学,只能自己思索,直至看了《顿悟入道要门论》之后,心下释然而悟。

二、经名解读

《金刚经》全名为《大乘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也有省去“大乘”二字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因为般若时所讲的经典全部是大乘经典。这是鸠摩罗什所译,此外,还有唐玄奘所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金刚,自然界中相对能操持原状、无论环境如何改变,自身却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佛家以此比喻佛性智慧,用以破除一切世间之迷妄、心中之无明,走上当下成佛之路。

般若,智慧之意,但不是世间打仗的智慧,也不是创办企业的智慧,更不是玩小聪明的智慧,而是佛家专用词汇,指人的自性自然发挥作用的智慧,是让人明心见性,最终成佛的智慧。

波罗蜜,到彼岸之意。佛家将我们众生所居住的世界称为娑婆世界,争名逐利,一切围绕着自我的生存而尔虞我诈,产生出无尽的苦恼,因此以苦海作比喻。与此相对,彻底摆脱了苦海便称之为佛净土,即彼岸。

三、大乘与小乘

有些书将南传佛教称为小乘,而将北传佛教称为大乘,这是很不恰当的。但南传佛教以小乘法而流行,北传佛教以大乘为教义,这是事实。但南传佛教同样有大乘思想,而北传佛教也同样有小乘思想。佛法的道理原本一样,不同阶段的取舍而已。

小乘,指声闻乘(阿罗汉)和圆觉乘(辟支佛),圆觉乘是指古印度地区,佛教之外通过12因缘而自悟的部分外道,而声闻乘是指随从佛陀,通过听闻学习修行而实现自我解脱。这种解脱虽说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仍属于有余涅槃,不能达到彻底究竟。

大乘,在自利的同时更强调利他,方法上以六度之菩萨行为指导,以成佛为目标,以明心见性为基础,回归于生活,普度众生,实现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大乘是以小乘为基础,没有小乘的功夫就谈不上大乘。

三学,戒、定、慧谓之三学。无论大乘、小乘,都离不开三学,三学之后才能解脱,解脱之后,还需要解脱知见。小乘之重点在由戒到定慧的过程,而大乘的重点在定慧之后的解脱和解脱知见。

禅宗,由定生慧谓之禅,以明心见性而入世谓之禅宗。禅宗之禅与小乘所说的禅定有本质区别,它是指无需打坐,而以顿悟本性为前提,从而在生活的一举一动中都不离自性。《金刚经》正是这样的一部禅宗经典。

四、为何大乘在中国盛行

脱离一切烦恼谓之真解脱,烦恼是行为之业(主要有贪、嗔、痴三毒)所造成,修正三毒之行为谓之修行,从行为上修正谓之戒,从心灵深处修正谓之定,让本善的自性直来直去谓之慧,慧才能破除无明之痴。

儒家,人的行为规范谓之礼法,合乎仁义之向善规范谓之礼,背离仁义向恶之底线谓之法。礼法起到印度佛教之戒律作用,因此中国百姓在儒家的影响下,三学之戒有了很好的基础。

道家,绝圣弃智,致虚极,守静笃,让心超然于物外。乘乎天地之正,逍遥八极之外。观物于毫末之端,解纷于无形之中。进则无障碍,退则有余地。居庙堂之高而不喜,处江湖之远亦不怒,三学之定也。

隐士,清高有余,居官不堪污浊;名利未净,山林尘封自娱。小隐于野,绝名利修身;中隐于市,引杂然修心;大隐于朝,身心俱修而入世。入于山林者,罗汉之行也;置身市井者,菩萨之行也;出入庙堂者,如来如去之佛行也。

版权声明:此稿件为本站站长小雅原创,若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劝学网”,否则视为侵权,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