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佛继续说]:“还有,须菩提,菩萨对于任何外界事物,都不应该拘泥留恋。这个原则运用到布施上,就是不拘泥留恋于色的布施,不拘泥留恋于声、香、味、触、法的布施。须菩提,菩萨应该这样布施,不能拘泥留恋于事物的相状。”
【译】[须菩提不解地问]:“为什么呢?”
【译】[佛回答说]:“如果菩萨不拘泥留恋于事物的相状,那么他的福德果报就会不可思量。”[佛又问]“须菩提,你说,东方的虚空宇宙可以想象与衡量吗?”
【译】[须菩提答]:“不能,世尊。”
【译】[佛又问]“须菩提,东方、南方、西方、北方,这四方上下的虚空宇宙可以想象与衡量吗?”
【译】[须菩提答]:“不能,世尊。”
【译】[佛说]:“须菩提,菩萨不拘泥留恋于事物相状的布施,他的福德果报就象四方上下的虚空宇宙一样,不可想象和思量。须菩提,菩萨应当象我指出的那样,不拘泥留恋于事物的相状。”
“无所住”的主语是心,许多人理解为心里什么也不想,这是不正确的。所谓“住”是指长时间停留。心无所住,是指当你布施或做了一件别的好事,心里不要一直想着这件事的功劳,而要和没有做这件事一样。
例如开奥运会时许多企业赞助,他们可不是为了支持体育事业,而是做了一件比广告效果强很多的变相广告,也有一些名声不好的土豪去援助希望小学,并不是他对孩子的同情,而是为了让客户或媒体知道他在做公益。
墨子听说公输为楚国造云梯攻宋国,于是不远千里来到楚国说服公输和楚王,差一点连自己性命不保。当墨子返回时途经宋国时下起了大雨,墨子敲门想避雨也不可得只要在城门下避雨,城中百姓没有一个知道墨子为百姓免去了一场灾难,这就是菩萨无所住布施,是佛菩萨的境界。
梁武帝对达摩祖师说:“我一生修桥补路,还为你们出家人建造了无数寺院,我的功德大吗?”达摩说:“并无功德。”后人往往看不明白为什么没有功德,就是因为武帝“有所住”才失去了功德,他最多只有福报。心有所住,这就是妄念,明心见性才是功,自性发挥作用才是德。
人的意识从哪儿产生?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我们先从简单入手,考虑一下婴儿或动物的意识。当海龟从疍中出来时,一般都距离大海有几公里甚至更远,这些海龟出生后单身向大海爬行,中间还要与海鸟半智半勇,到了大海要潜水、游泳等,这些都是没有母亲教化自己完成,这是先天性的。
动物和婴儿的意识来自先天与后天,先天因素所造成一个人性格火爆或柔弱、宽广或吝啬、勇猛或胆小,这些称之秉性;后天在生活中积累形成一种习惯称之为习性。孩子的秉性多于习性,而成人则是习性多于秉性,习性将会遗传给后代成为下一代的秉性。除了秉性与习性外,还有一种自性,这是从无始以来就具有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东西,也称之为佛性。
一个人的思维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信息,佛家称之为相,另一种就是三性。外来的相将保留在心中,作为以后判断的依据。对相的判断处理所产生的识,这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思想。外来之相为色、声、香、味、触,称之为五尘,通过五根(眼、耳、鼻、舌、身)形成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法来自于以往所保留之相与三性共同产生的意识。
自性所产生的识谓之正见,其余则五尘通过五根产生五识,与意识、末那识共同形成邪见。邪见、正见合在一起,就是我们日常的思想。所以,既不存在一个完全的邪见,也没有完全的正见。当我们不住相时,则正见可以自由展现,这就是般若智慧。当般若智慧中的不正见少到接近为零时,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知见)。
世俗所讲的功,是指凭一个人的勇敢或智慧,作出了胜他所做不到或没有做的事。佛家所讲的功则完全不是这样,是去除迷妄之心,让自性充分展现,换句话说是自性发出的智慧所产生的功。因此能明心见性才有功。
世俗所讲的德,是指一个人的付出,受益之人的一份想要回馈的恩。佛家所讲的德,是在此基础之上,要求修行者更彻底地抛弃众生的回馈之情,做到完全的无我,因此这样的福德将无穷之大,大到无法比拟、无法形容。本章中用虚空的大小来比喻犹有不及,就是这个意思。
福报,是指世俗中,行善则形成善业,善业则必有善报;为恶则形成恶业,恶业也必有恶报。即使是佛或菩萨也同样遵循这一规则,所以佛、菩萨不会有恶行。因为行善,帮助了他人,从而得到的回报,这是福报。当收到这个回报时,德便减少了一份。菩萨或佛自身一切从简,对物质的需要少之又少,而对他人的奉献多之又多,因此福德无量。
这是对上一章去除“四相”的提出具体办法,也就是要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着手,去除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之相。
布施就是奉献自己的劳动或财物,与贪心正好相反,布施是“舍”而贪心是“得”,是治理贪心的良药,从而实现去除我相的目的。
布施必然得到社会的赞扬或认可,也必定会得到回报。但这些必须是社会自然形成,如果布施时就考虑将来能得多少回报,或为了名气而布施,这就是著相布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