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雅说 [09]一相无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
“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
“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
“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何以故?”
“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译】[释迦牟尼问道:]“须菩提,你说,得到须陀洹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须陀洹果位’这样的想法吗?”

【译】须菩提答:“不能,世尊。”

【译】[佛问:]“为什么呢?”

【译】[须菩提答:]“须陀洹的意思是初入道流,而实际上宇宙中并没有什么真实存在的可以进入的东西,不进入有色、声、香、味、触、法的东西,才能叫须陀洹。[既然没有什么佛道可以进入,当然也就不存在须陀洹这个果位了。]”

【译】[释迦牟尼问道:]“须菩提,你说,得到斯陀含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斯陀含果位’这样的想法吗?”

【译】须菩提答:“不能,世尊。”

【译】[佛问:]“为什么呢?”

【译】[须菩提答:]“斯陀含的意思是一往一来,而实际上宇宙中并没有什么真实存在的可以往来的东西,没有往来,才能叫斯陀含。[既然没有往来,当然也就不存在斯陀含这个果位了。]”

【译】[释迦牟尼问道:]“须菩提,你说,得到阿那含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阿那含果位’这样的想法吗?”

【译】须菩提答:“不能,世尊。”

【译】[佛问:]“为什么呢?”

【译】[须菩提答:]“斯陀含的意思是不再来欲界,而实际上宇宙中并没有什么真实存在的欲界可来,没有来不来这一说,才能叫阿那含。[既然没有来不来这一说,当然也就不存在阿那含这个果位了。]”

【译】[释迦牟尼问道:]“须菩提,你说,得到阿罗汉果位的人,能有‘我得到了阿那含果位’这样的想法吗?”

【译】须菩提答:“不能,世尊。”

【译】[佛问:]“为什么呢?”

【译】[须菩提答:]“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真实存在的东西名字叫做阿罗汉的,世尊。如果得到了阿罗汉果位的人有‘我得到了阿罗汉果位’这样的想法,那就是拘泥留恋于我、人、众生、事物的存在了。世尊,您以前夸奖我得到了‘无争’的奥秘,在众人中名列第一,是第一等离开人欲的阿罗汉。世尊,我并没有这样的想法:‘我是离开了人欲的阿罗汉。’世尊,如果我有了‘我得到了阿罗汉果位’,世尊便不会说:‘须菩提是一个喜欢修无争行的人’。正是因为我实际上没有进行什么真实存在的修行,您才说我是喜欢修无争行的人。”

小乘四果位

佛学认为,人的烦恼也称为迷惑,烦恼有根本烦恼和随烦恼二种,所谓随烦恼,就是伴随根本烦恼而升起,也将伴随根本烦恼的消失而消失。因此,我们在修行时主要关注根本烦恼的消除。消除烦恼又称为断惑,也就是断灭产生烦恼的迷惑。断惑又分断见惑和断思惑。见惑是五根(眼耳鼻舌身)所产生,思惑是由内心所产生。

根本烦恼有六个:贪、嗔、痴、慢、疑、不正见,其中,不正见包括: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随烦恼有二十个: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一个普通人,不论修习大乘还是小乘,都必须断惑之后才能解脱。修行的过程就是断惑的过程,所有迷惑都断灭之后就达到了解脱,并取得了小乘最高果位。小乘根据不同的人修行的程度,划分了四点个果位,分别是须陀洹(初果)、斯陀含(二果)、阿那含(三果)、阿罗汉(四果)。如果想深入了解,需要学习一下八十八结使的相关内容。

初果:须陀洹(入流)

修习人天乘是以行善积德,将来可以轮回到人道或天道,享受福报,这时还没有开始修行,所以只能看着修行前的准备工作。真正修行就要断除烦恼。一开始先从五根所产生的见惑开始修行,明白所见所闻之四大皆为空相,不可执着,从而消除根本烦恼。注意,这是在欲界的修行。

这样的修行属于刚开始踏上修行者之流,所以称之为“入流”或“预流”,音译就是须陀洹。当见惑断灭干净时,便证得了须陀洹果位。这样的结果只能大幅减少烦恼,还不能彻底消除,因为还会轮回到人道,但肯定不会轮回到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中去。

二果:斯陀含(一来)

在见惑断灭之后进一步欲界之思惑,主要是在贪、嗔、痴、慢四个方面下功夫,从而达到从心里开始不再追求色、香、味、触的享受,而只是维持基本的生活这样,欲望就明显减少。这样的修行还没有真正消除贪嗔痴,还需要再轮回一次,所以,斯陀含又称之为一来,意思是还要再一次来修行。

三果:阿那含(不还)

贪、嗔、痴称之为三毒,与人的先天之性相关,想要一下子消除干净是不现实的。在斯陀含的基础之中,已经基本消除了欲望,那么这三毒就减轻了很多,一直要修证到对名利不起任何欲望,这是阿那含果。这一果仍然是在欲界,证果之后就不再来欲界轮回了,所以称之为不还。

四果:阿罗汉(无漏)

当贪、嗔、痴这三个欲界之毒消除之后,欲望便几乎没有了,但仍然没有去除色相,还要继续修习破除色界迷惑,真正明白色界都是心之所现,从而不执着于色之变化。

色戒悟空之后,还要进一步证悟色之不空,这就是无色界印证。当不空证悟之后才能明白,万物非空非不空、非想非非想,万法原本就是唯识而生现,从而明白自性之本体为空,而作用不空。这就是阿罗汉果位。

前三果没有断尽烦恼,所以称之为有漏,阿罗汉已经断尽了烦恼,所以称之为无漏。所有烦恼的产生都是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引起,仿佛从六根处渗漏出来的,所以称“漏”。

无诤三昧(阿兰那)

无诤,就是无争,不与人发生争执。三昧,就是处于入定并产生般若智慧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下暂时处于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须菩提已经证得阿罗汉果,在十大弟子中经常被佛陀称赞。

阿兰那,又作阿练茹、阿练若、阿兰那、阿兰攘、阿兰拏。略称兰若、练若。译为山林、荒野。指适合于出家人修行与居住之僻静场所。又译为远离处、寂静处、最闲处、无诤处。即距离聚落一俱卢舍而适于修行之空闲处。其住处或居住者,即称阿兰若迦。乐阿兰那,就是指须菩提乐于处于无诤之地。

本章要点

社会上的人,取得了一点成绩,往往容易骄傲,也有人对己有的成绩不断在他人面前提及,这些都是我相的明显例子。出家人取得小乘四果也是显著成绩,也同样容易念念不忘,所以佛将这一点提出出来,希望修行时要注意,要学习须菩提经常受佛称赞,但仍一如既往地过无诤的日子。

版权声明:此稿件为本站站长小雅原创,若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劝学网”,否则视为侵权,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