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一章是比较难的一章,许多书上的解释,可能连作者自己都很难自圆其说。
我们如果对前三章思考一下,不难发现:第一章是讲道的概念;第二章是讲道生一、一生二,也就是阴阳两仪的产生;第三章是讲道的世界观。那么,“道”究竟是什么呢?
老子在以后的章节中,经常用“水”来比喻为道,因为水的许多特性与道非常相似。这一章是讲道的具体形态,理解这一章,我们可以相像一下水的特性,就不难理解本章了。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这是讲“道”如同水一样,哪儿不足就去哪儿。“道”和水的不同之处是,水只向下流动,而“道”却象空气一样,不同的方向都可以流动。
那么,空气是不是和“道”相同呢?答案是:否。 水、空气和道之间有相似的地方,老子为什么不用气来形容“道”而用水呢?因为水是有形之物,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能够直接有很深感受的东西,而空气虽然更象道,但已经是人们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空气虽然看不见,但人们还是可以感受,尤其是当今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有各种方法可以让空气看得见,所以空气仍然是粒子。而“道”却不一样,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静态质量为零。这一点就使得“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永远不可能注入某容器后溢满出来。这一点是许多人很难相像的。
“道”这个东西,庄子有一句描述最为恰当,“至大无外,至少无内”,也就是说,只要有空间的地方,一定被“道”这样的基本粒子所冲实,所以“至大无外”,也就是说整个宇宙都是道的部分。“道”这种粒子同时以非常小,一直小到了质量为零,再也找不出比它更小的东西出来,所以是“至小无内”。
明白了以上对“道”的描述之后,我们再来看下面的句子,也就没有那么难了。“渊兮似万物之宗。”这个“道”既然“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万物皆是它所产生,这个“道”才是万物的祖宗。
我们再看本章最后一句“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这一句中的“象”是指我们看得到、感受得到的万物。“象帝”也就是万物。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说卦传》中“帝出乎震”,其用法相同。整句是讲“道”这个东西,我不知道是谁的孩子,就是说不知道是谁产生“道”这个东西的,反正是在万物之先就有了。
最后一句当然是综合评价“道”,前面讲了“道”这个东西“冲而不盈”,紧接着这一段文字,是我们理解的重点:“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要理解这一句话,还是联系空气或水这样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来参考。老子在后面的文章中赞美水有“处众人之所恶而不争”,之所以赞扬这样一种品德,是因为“道”同样具备这样的品德。 孔子教学生“报怨以直”,而老子教育大家“报怨以德”,这一点如果我们仔细来推敲一下,就可以看出,孔子是站在人道的立场来处理问题,而老子是站在天道的立场来处理问题,所以才会有不同的结论。
“处众人之所恶而不争”这样的特性,就决定“道”这个东西必然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我已经做到了报怨以德,还会有谁再与我纠纷呢?你不与人相争,谁还能再与你相争呢?许多人可能瞠会纠集在“不与人争,人将无以生存”的情结之中。这是因为没有跳出矛盾双方的对立面,因此看到的只是对立,而没有看到相互依存,也就是说,没有看到矛盾的根本原因。
我们学习中医,研究人体健康,人之所以生病,关键伤寒,寒被伤,则火成了病,所以“病”字是“疒”+“丙”,丙者火也。解决之法同样离不开水。五行之中水最为重要。同样,社会出了问题,一定是失道。得道则多助,一定不会出现“锐、纷”等现象。
从这儿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出,当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如果已经很混乱,则领导一定是“失道”状态,必须要改革才能挽救。当前我们国家之所以要继续改革,也正说明以往存在着许多不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只要让企业或国家的百姓得以生存、能够看到努力之后的希望,国家或企业就有了活力。
学完这一章,我们要把握住一个要点:既然“道一”生阴阳“两仪”,阴阳两仪又化生万物,从此有了是非对错、好坏美丑,产生了矛盾和纷争,那么解决矛盾和纷争的方法,并不是打击一方,而是找到矛盾产生的根源,从根源上消除产生矛盾的因素,这才是老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