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这一章,许多人认为很容易,直译也不难。但这是一知半解,或者说多数人并没有真正读懂老子的意思。请大家仔细阅读分析小雅的个人解读。
前面章节已经花了大量篇幅讲述什么是“道”,用现代物理学的方法来讲道就是那种宇宙最基本的粒子,那种质量为0、体积为0的粒子,这时的粒子已经是象征意义,因为它没有大小和质量,所以不占有任何空间,连空间和质量都没有的这种粒子,却又是真实存在的。因此它在空间来往自由而没有任何障碍,也没有任何时间的限制,能游八极而不费时,来去自由。
许多人要感叹,如此神奇的道,你又怎么感受到,能否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这个例子其实每个人都有,例如,你的思想就属于这样的“道”,也就是说,意识是在“道”的层面里运行,所以,心所能想像的空间,就是处于无极的空间,你我之间不同的想像空间并不会冲突、挤压。所以说,“道”既是物质形态的,又是意识形态的。
“气”在古代有几种写法,“氣”一般是指人食五谷之后所产生的能量之气,“汽”一般专指水受热之后所形成之气,而“气”则是通称,还有一不常用的“炁”,发音与“气”相同,表示超脱于物质形态之气。物理科学上讲,物体有三态,即固态、液态、气态,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固态受热将转化为液态,液态受热将转化为气态;反之,气态受冷变液态,液态受冷变固态。
从物体的三态可以看出,阳气增加,则物体则固态转化为液态、气态,阴气增加则由气态转化为液态、固态。固态有体有形,而液态虽然有体却无形。气态则既无体也无形,但还有质,而道则无体、无形、无质。从这儿我们联想一下,庄子在《逍遥游》中所描写的蜫鹏,虽然能一飞三千里,毕竟需要依附大气,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仍然要依附于风,都虽不上逍遥之游,然后人们毕竟要问,什么东西才能不依然于他物而逍遥游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这个至小无内的“道”。我们人的意识就是“道”的一种表现形式。
劝学网QQ群里,最近有人在看了我写的解读第二章,发出了不明白的疑问。为什么前面讲善与恶、对与错、好与坏、美与丑等内容都是依附于人所处的不同环境、不同立场,那么为什么本章却又提出了“上善”的概念,还有让人们“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出在了概念上的模糊,也就是说,大家将“善”与“上善”这一完全不同的概念混淆了,类似的概念还有:德与大德、仁与大仁、义与大义。
我们举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清楚这个概念,然而,这个概念却是许多人很容易忽视的问题,也是许多人不能大悟的一个关键。假如你今天义务帮了一个困境中的人500元钱,这是善、是仁、是义,也是德。但如果这个人从困境中走出来后干了一件缺德之事,那么原本你所做的善事、仁义之事、有德之事,也就变得助纣为虐的举动,即使没有如此严重,你的善、仁义、德也大打折扣了。这就是说,在是非场中并没有绝对的善事,也没有绝对的恶事,都是人的不同观察、不同环境、不同立场而决定的。因此,同样一件事,例如美国攻打阿富汗,在当时是国会全票通过,好像是绝对正确的事,然而,到了奥巴马主政时,就已经认识到当时决策上的错误。
上面讲的是善、仁、义、德,那么怎样才算是上善、大仁、大义和大德呢?所谓上善、大仁、大义和大德都是上升到了无体、无形、无质之“道”的这一个层面,而不是停留在有体、有形、有质的物的层面。对于社会来说,这个道就是“众生”,尤其指众生之意愿。孙子在《孙子兵法》第一篇中讲述“道”是说“道,使上与民同意也”,也就是说,上层做事,只要与民众的意愿相一致,那么就算是合符“道”了。历代夺取政权的一方,都是打着为民除害、替天行道之名,这就充分说明,民意才是“道”,这才是孟子所说“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之根由。
明白了上述道理,那么,判断上善与善、仁义与大仁大义、德与大德之方法也就很简单,那就是: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抑或是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资本主义,不管是汉人也好、匈奴也好、日本人也好、鞑子也好,只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就是天道。相反,即使是亲爹亲娘当皇帝,如果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百姓天天骂他,这就是背道而行。所以,不要因为贴上防伪标签的商品就是正品,也不要以为打着为人民服务的人就真的干善事,我们要看行动、看效果。这才是“故几于道”,这样才是接近“道”的做法。
道,因其无质、无形、无体,所以平无影去无踪,倏来倏去,不耗用任何时间、不速而急。气,虽有质,却无体无形,只要很小的力量就可以排斥它、挤占它原有的位置,气则向四周扩散,气一动而开成风。水,有质有体而无形,同样有不争之德,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人,处众人之所恶。从这儿可以看出,气比水更接近于道,为什么老子不说“上善若气”呢?因是两个原因:1.水有体而气无气,水看得见、摸得着,而气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觉得到。在当时科技还不发达的古代,对水的认识远大于气;2.气更接近于道,而水更接近于物,用气来比喻,普通人难于理解,而用水来打比喻,人们更容易理解。
“道”是宇宙最基本的粒子,至小无内,所以才会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它、感应它,就如同一个平静的水面,再小的石子扔进去也会荡起层层涟渏,影响着水池的每一滳水,而这个称之为“道”的东西要远比水分子要小得多,所以,这种感应是不需要时间的,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人们称之为“神”。“道”之动为阳,“道”静之为阴,阴与阳的区别是,一个轻飏而上,一个沉浊而下,所以,气与物相比,气为阳而物为阴。水是界于阴阳之间,受热时便蒸腾而上为阳,受凉时便凝结而下为阴。万物之所以有固、液、气三态,所以才说万物皆道之所生。
“上善若水”,注意:这儿讲的是“上善”,而不是普通的“善”,“上善”与“大仁”、“大义”、“大德”是同一个层面,它的对象一定是万物或众生,也就是整个世界,这才是属于“道”的层面,如果是你对某个人做了一件善事,这还不能与“道”相提并论。那么,“上善”和水有什么共同特征呢?这就是“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这句话的意思是,水,从来不和其它物体相争,当你要来和我相争时,水一定是让。所以,当你放置一个物体到水中时,水一定是被排斥到周围。对于固体则不一样了,你将一块石头放入到另一石头里面的话,不是你破就是我破,这是要相争的,争的过还是争不过,那是另一回事。
气,也具备“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的特点,例如一个空房子,里面充满了空气,你人走进去,或者搬进一大堆杂物进去,空气不会象石头一样与你争地盘,而是让你,它自己甚至被挤出屋外也毫无怨言。之所以没有说“上善若气”是因为“气”这个东西人们看不见,它让了你而不留名,这才是真正的“道”之所为,即不争名、不争利、不争功。自古以来,能够功成而身退者,基本上都是深通道家之理的人。
明白了上面所说的“上善若水”的道理,那么我们怎样按道的要求去做呢?老子告诉我们要“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注意,这儿用的是“善”,而不是“上善”。如果用的是“上善”的话,那么这个善是对整个世界都不争,对众生都有利,这一点,我们常人不可能一下子做到,得道之人一定是经过长期修炼才达到这个功夫。孔子也说自己到70岁才“不逾矩”,这个“不逾矩”就是完全达到“上善”的程度,也就是佛家所说取得了“佛果位”的意思。我们常人达不到怎么办?那就从做善事开始,每天做一点好事,每天反省自己所做的不好之事,所谓“积善成德”,这样就可以达到“上善”的程度。
“居善地”,就是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地方,或者说好的环境。许多人为生活所迫,环境不理想,那怎么办呢?那就要“心善渊”,也就是说,你对对人家好一点,要尊敬人家,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然而,现在的多数人从小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平常讲话自由惯了,从来不考虑他人的感受,这样的情况下怎么办呢?老子又告诉我们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办法,那就是“与善仁”,也就是说,人家做错了什么,你要多包容人家、多关爱帮助人家。如果这一点也做不到呢?那么就“言善信”,即自己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守信用。还做不到呢?那就“正善治”,即公正地处理问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要冤枉人家。再其次就“事善能”,即自己主动地多做一些事情。再其次就是“动善时”,即把握好时机,在适当的时机帮人家一把。
如果按照这一系列退而求其次的办法做了,这就是效法水的道理,也就是效法“道”的做法。这样做了之后,那才是“夫唯不争,故无尤”。“尤”是什么意思?有一个成语“怨天尤人”,也就是说,出了问题总是不找自己的原因,而是将责任归到老天身上或者他人身上。而“水”不会这样做,“气”也不会这样做,“道”更不会这样做。所以说,不争,就不会随便埋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