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导读(01)


第一章、前言

在小雅的心目中,道家思想最为深奥莫测,佛家思想最能救人于痛苦,墨家思想适合穷人生活,儒家思想最是虚伪。尽管如此,小雅仍尊孔子为圣人,仍愿意为推行儒家思想尽自己最大努力,这是因为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社会腐败,孔子明知不可行而为之。这就好比一人溺于水中,孔子毫不犹豫地入水救人,而道家则“两臂重于天下”,如果救人有危险,则先保全自己,然后再寻找竹竿等物来救人,等人淹死了,佛家才跑来超度亡灵。

第二章、儒家的核心是什么

孟子派的很多人认为儒家的核心是“仁”,而荀子派的很多人则认为是“礼”,也有人认为是“道”、是“德”、是“中庸”等等,说法不一。还有人认为,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八派各有侧重。小雅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准确、不全面,孔子问道于老子,这时孔子心里已经明白,“道”、“德”是最高的思想境界,所以才对弟子说他今天见到了龙,但最高境界的思想却救不了社会,只能退而求其次,所以孔子极力推行“仁”和“义”。

现在的人们很容易搞糊涂“道德仁义”这些概念,因为道家所说的“道德”和儒家所说的“道德”是有点区别,道家重道而儒家重德,“义”作为墨家的中心内容之一,与儒家所说的“义”是有较大区别的。我们通常所说的“义”是墨家的“义”,侠义、情义、朋友之义等皆是墨家所说的广义的“义”。如果不弄清这两家不同的义,势必会造成争论不休,最后边自己也不知所云,尤其是百度贴吧上争论的激烈程度已势成水火。

儒家(包括道家)所说的“仁”和“义”是一个思想的两个方面,天地已分,君臣就位,君对臣的“爱”称之为“仁”,而臣对君的“忠”称之为“义”。推广到行政或企业,上级对下级的包容、爱护称之为“仁”,下级对上级的支持、负责称之为“义”。对家庭来说父母对子女的慈爱、宽容称之为“仁”,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养老称之后“义”。你不仁则我不义,就是说上级对下级失去了仁爱之心,则会导致下级对上级的不义,反之亦然,下级对上级不义,则上级也会对下级不仁。

回答儒家的核心问题,必须要分阶段才能回答,因为儒家在不断发展、扩充,就连孔子时代也是不断学习完善的过程。孔子时代的核心自然是“仁义礼”三者,孟子则是突出“仁”的作用,荀子则突出“礼”的作用,但二者基本上还是孔子的主张,宋明之后,由于吸收了大量佛教禅宗思想,形成了“宋理学”、“明心学”的新“核心”。

第三章、道德仁义礼的关系

后人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认为是儒家做人的根本,这完全是对儒家思想的误解,是没有搞明白道德仁义礼的关系所造成的。“道”即“无”,“无”生“有”,“有”生万物之时,这个“有”具有“大德”,万物相生,生物者得“德”,被生者得“物”,所以失去“物”则得到“德”,因此也可以说“德生万物”。“德”是完全的付出,而不管被生的物是好是坏,因为在“道”或“德”的眼里,“好坏、美丑、对错、上下、前后”等都是物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会相互转化,所以“德”不会偏向任何一边,如果偏向一边则“失德”,所以道家处理矛盾的方针是“报怨以德”,“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也就是你付出的“物”越多,自己得到的“德”就越多。

这儿就要提到孔子处理矛盾时的态度,当有人问孔子对“报怨以德”的看法时,孔子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意思是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么用什么来报答德呢?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从这儿可以看出儒家并不和道家站在同一层次,而是已经有了是非对错的区别,所以处理问题就只能用“仁、义”的思想教化人们向“善”的一面靠拢,而“不仁、不义”则是背离“德”的行为。所以“德高望重”不是随便称呼的,只有此人德泽一方,所有的人都得到好处,才能有此称谓。说某人很“仁义”也不是随便夸奖,当对方不仁时你要有义,当对方不义时你要有仁,也就是你要包容对方的过失,从而感化对方。

老子看明白了这个关系,所以书中总结道:“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法家又补充了一句“失礼而后法”。“礼、法”是什么?随着社会发展、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用道德无法感化、用仁义也无法劝阻之际,儒家抛出了另一治理国家、治理社会的法宝“礼”。这比当今所说的“礼貌”的礼要广得多,“礼”是对上至君主、下至百姓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具体说就是君主出门应该坐四马所拉的车、宴会舞蹈时可以8个人一排,而上大夫只能坐二马所拉的车、舞蹈时只能6人一排等一系列礼仪规矩,普通百姓之间也同样有很多规定,遇见长辈的礼仪、祭祀礼仪,连同吃饭的规格等包罗万象。

儒家的一个美好愿望是:如果你偏离了仁义之心,那么只要你按照圣人制定的“礼”来办事,你就会回归于仁义。那么事实上可行吗?显然不可行,小雅在后面将详述“人性善恶”来说明不可行的理由。行不通怎么办?孔子认为应扩大教育,孟子在教育的同时提出“智”,也就是教人多学知识,明辩是非。到了董仲舒则又多了一个“信”,这样“仁义礼智信”成了儒家做人的“五常”准则。小雅认为这也是行不通的,真正行得通的是法家的“法”宝,关于这一点,小雅将在法家文章中详说,“法”和“礼”同样是做人的行为规范,“礼”是靠道德思想来维护,而“法”是靠国家机器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