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慧能在墙上的偈一时轰动了寺院内外,虽然偈诗被弘忍用鞋擦掉了,但越是掩盖的东西越是广传,再加上第二天慧能突然踪影全无,于是各种揣测不断,有人甚至亲眼看到弘忍摇橹送慧能离开。在唐朝,有许多人追求真理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于是,有人不知为体积目的来追逐寻找慧能,以至于不明所以之人一窝蜂地跟来,人数近百人之多。
其中,有一位年长的师兄惠明,曾经是四品将军。在唐宋时期,皇帝身边的禁军统领是四品。可见其武功十分了得,自然率先追上了慧能。见石头上放着衣钵而不见人,于是大声喊道:“行者,我是为佛法而来,并非衣钵。”这时,慧能才从草丛中出来为惠明讲法。
有人说:“既然弘忍夸奖慧能‘为法忘躯’,这时的慧能为什么要怕死躲藏起来呢?”甚至还有更奇怪的想像说:“既然寺院里的和尚将钱财看作身外之物,那我以后到寺院去抢他们的香火钱,他们既不能骂人,也不能打人,更不能杀生,应该让我将钱拿走才符合他们修行。”
佛家提倡众生平等、爱惜每一个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为法忘躯是指不贪图享乐地去践行佛法,并非连自己的生命也不要了。作为一个修行者,首先是一个正常的人。与常人不同的是,常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有可能做出损害他人之事,而佛家修行者则不能这样做。因此,那种轻易抛弃自己生命的做法是错误的,轻易将钱财给那些不正当之人同样是错误的。
慧能的想法很简单,完全出于自性、纯朴。既然你不是为了衣钵,也不是来害我性命,而是为佛法而来,我就可以帮助你明白佛法的真谛,不会因为你性行粗糙而厌弃于你。
于是,慧能对惠明说:“既然你为法而来,先请屏息你的各种因缘,什么因缘呢?例如你追赶我是因为听他人说我有祖师传下的这些衣钵,这个衣钵就是你追赶之缘。再比如,你心里想着佛法真传,所以才请我说法。这个真传就是你请我说法的因缘。还有许多连我和你都说不清的因缘,所有这些杂念暂时请你都放下,让心静下来,我再给你开示。”
惠明听了之后,按照慧能的指示逐渐脸色平息了下来,隔了一会儿,慧能才说:“现在,有两样东西摆在这儿,请你比较一下。一件是‘不思善、不思恶’的清静正念,一件是各种因缘所引起患得患失之杂念,请问这两件之中,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
惠明想:“我是听说有人看见师父晚上和你密谈,还有人看见师父给你送行,再加上你那首偈写得那么好,大家都说你得了真传,我才追赶于你。如果我没有听到这些传闻,我也不会来追赶你。哦,原来,这些杂念就象水面的波浪一样,如果没有风的话,自然要回复到本来平静的面目。”
想到这儿,惠明豁然开朗,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脸上绽开了一朵桃花一样,激动地一拍大腿说:“对呀,你刚才说出来的密语密意真是太好了,一下子就打开了我的谜团,除此之外,请将更多的密语密意也教教我,多多益善啊!”
慧能说:“你还没有明白‘法由心生’的道理。我既然说出来,这就不是密语密意,我只是帮助你解开心中的密意。只有你自己时常用自性去关照你的妄念和行为,这样产生的办法才是佛法,也就是您所说的密语密意,真正不为人知的‘密’藏在你的心里。”
惠明听到这儿,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禁感叹地说:“我虽然在黄梅的时间比您 长,但我以前实在不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承蒙开示,令我茅塞顿开,如人饮水而冷暖自知,从今往后,行者您就是我的师父。”
慧能当然知道功名如同浮云,自己本来就没有做什么,再加上弘忍让自己近几年不要张扬,于是对惠明说:“如果您 真的认为我的话对您 有用,那么,我们一起拜弘妨大师为师吧,因为我也是从他老人家那儿学来的,让我们一起来善自护持。”
当惠明问及今后之去向时,慧能说了一句谶语“逢袁则止,遇蒙则居”,后人考据说“袁”指江西袁州府,“蒙”指袁州府境内的蒙山。是否正确我们没有必要太关注,更不要认为慧能有什么神通可以预知未来,否则就着相了。惠明随后礼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