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网主页
主页 儒家 道家 佛经 法家
百家 兵法 中医 正史 历史
易经 南怀瑾 小雅 自助建站 书城

《法言》

作者:扬雄
《法言》导读
自序 学行卷第一
吾子卷第二 修身卷第三
问道卷第四 问神卷第五
问明卷第六 寡见卷第七
五百卷第八 先知卷第九
重黎卷第十 渊骞卷第十一
君子卷第十二 孝至卷第十三
《法言》是中国汉代哲学家扬雄所作的政治哲学著作。《法言》推崇公羊学,发挥“春秋大一统”之旨,阐述了以阴阳五行,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神学理论,宣扬“性三品”的人性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伦理思想及赤黑白三统循环的历史观,为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据《汉书·扬雄传》记载,扬雄说《春秋》事得失,作《闻举》、《玉杯》、《蕃露》等数十篇。《蕃露》是他讲《春秋》诸篇中的一篇。“蕃”与“繁”古字相通。《史记》说“蕃露”原是冠冕的一种装饰,缀玉而下垂。贾公彦在《周礼·春官大司乐》中作疏说:“前汉扬雄作《法言》。繁:多;露:润。为《春秋》作义,润益处多”,认为《法言》是对《春秋》大义的引申和发挥。
现存《法言》有17卷,82篇。由于书中篇名和《汉书·艺文志》及本传所载不尽相同,后人疑其不尽出自扬雄一人之手。《法言》系后人辑录扬雄遗文而成书,书名为辑录者所加,隋唐以后才有此书名出现。
作者:扬雄(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广川大董故庄村)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扬雄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关于扬雄的详细介绍,请看本站收录的舒大刚所撰写的《中国历代大儒》第四章:公羊大师 扬雄